12月27日,随着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14号机组配套建设的脱硝设施正式投入运行,至此,太原市10台电厂燃煤发电机组完成了脱硝改造,每年可由此减排氮氧化物两万余吨,提前两年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十二五”电厂脱硝任务。
电厂脱硝减排的主要污染物为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氮氧化物是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是造成酸雨、臭氧污染及雾霾天气的重要来源,氮氧化物的减排也是国家约束性污染减排指标。
目前,位于太原市的一电厂、二电厂、太钢电厂和古交电厂的总装机容量为480万千瓦,这4个电厂的氮氧化物减排量占该市氮氧化物污染减排任务的一半以上。按照省政府下达的污染减排任务的要求,太原市8个30万千瓦以上机组要在“十二五”期间建成配套的脱硝设施,并确保脱硝效率在70%以上。目前,10台现有机组已完成了脱硝改造任务,太原市提前两年完成了电厂脱硝的污染减排任务。
据了解,这10台燃煤发电机组的脱硝改造投资约为6亿元,脱硝效率约为80%,通过低氮燃烧改造和尾部脱硝等流程,可以把燃煤发电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还原为氮气和水,该市每年可由此减排氮氧化物两万余吨,约为全市总排放量的20%。
据太原市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除电厂脱硝改造外,该市还将通过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和燃煤污染控制等措施,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以有效改善省城环境质量。(记者 曹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