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太原海关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的39吨热轧不锈钢卷,顺利办理进出综合保税区的通关手续(货值8万美元),这是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办理的首笔货物通关业务,标志着太原武宿综保区已具备了正式通关运作的条件。
28日上午,太原海关邀请省城各大媒体现场见证了首笔通关业务。当日9时许,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两辆运输车辆,将价值8万美元的热轧不锈钢卷,拉到了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通关口。海关人员审验后,放行进入保税园区。“从进入园区的那刻起,这批产品就已经相当于出口了。”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蔡尔恭介绍,产品出口至保税区,将享受货运总值13%的出口退税优惠,不仅如此,每吨货物物流成本也节省了100多元人民币。随着综保区的通关运行,太钢不锈钢公司已着手将在天津、上海、苏州、广州等地的综保区通关业务‘搬’回太原。预计2014年,太钢不锈钢公司出口量将达到10万吨,较今年提高30%左右。
10时30分许,此前两辆运输车辆相继驶出通关口。“这批产品已经由天津一家深加工贸易企业购买,从产品走出保税区的那刻起,这批产品就意味着进口。”太原海关现场业务处副处长文高升介绍,企业产品进保税区,意味着出口;产品再次走出园区,意味着进口。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仅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对于外贸企业而言,随着太原综合保税区正式通关运行,产品进出口一日游模式正逐步凸显。
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的运营,是经国务院正式批准的我省首个综合保税区,结束了我省没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历史,标志着我省有了承接全球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基地,山西外向型企业也能从中享受诸多便利和实惠。可以改变山西省长期不能进行保税加工、保税仓储、保税物流等与国际贸易有关经济活动的局面,也有利于山西省资源产品和重工产品高效率走向全国和全世界。
文高升介绍说,此次是我省首票采用“两单一审”作业的报关单。原有的通关作业模式下,货物进出区时,需要发货方报出口,收货方报进口,产生一进一出两份报关单,海关分别审核放行。这样对于同一票进出综保区的二线货物 (指综合保税区与境内区外之间进出的货物)就会产生两次审单、查验、放行等重复操作。而“两单一审”通关业务改革是在通关手续上做“减法”,针对货物进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改企业两次申报为一次申报,改海关两次审核为一次审核,并将报关单和货物备案清单相互关联、自动比对、放行。
“两单一审”通关业务改革,有利于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和促进贸易便利化。从海关方面看,减少了海关单证处理工作量,加大精力对高风险货物实施重点监管;从企业方面看,对于二线进出区货物只需打印和递交一份随附单证,企业制单工作量减小。同时,将原先两次申报变为一次申报,减少了报关排队次数和时间。在简化通关手续、缩短通关时间等“软成本”的同时,也显著减少了企业的报关“硬成本”。(记者 赵德伟)
综保区“护航”企业生产成本降了
2012年9月3日,太原武宿综保区建设获得国家相关部委通过,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今年9月16日,正式通过海关总署牵头的国家十部委验收。
除中国(上海)自贸区外,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是目前我国功能最齐全、政策最优惠、通关最便捷的特殊经济区域。可开展生产加工制造、国际仓储物流、国际分拨配送、国际中转、国际商品展示、国际研发检测和售后维修、国际采购、国际销售、国际结算等业务。目前,已有太钢、太重、富士康、中外运、祺比鸥工贸等10家企业入驻,对于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服务、项目聚集和国际化平台作用,意义重大。
山西晚报:综合保税区对山西企业而言,最大的便利有哪些?
太原海关:在上海自贸区出现之前,综合保税区是我国贸易政策最优惠的区域。要理解综合保税区的功能,首先需要理解“保税”的意思。
保税区,就是海关对进入保税区的货物暂时不收税,但保留征税的权利;根据保税区的货物是要出口还是转销国内市场,海关再决定免税还是征税。
以富士康为例,该企业是太原的一家代加工企业,它的生产销售流程是:从国外进口手机的生产设备和元器件,在太原市生产组装好后,再把产品出口到国外。在业内,像这样进口原料、国内生产、成品出口的企业被称之为“两头在外的企业”,保税对于此类企业最为适用。
如果太原没有综保区,富士康要想在太原代加工某个项目,进口原材料到了天津港后,需要向属地海关交纳一笔保证金,货物才能通关。保证金由关税和增值税组成,其中增值税就有17%,进口货物如果多的话,企业有时候要交的保证金会高达上亿元。而且,只有产品生产好、出口到境外以后,企业才可以办理退税手续,拿到保证金。如果产品生产周期比较长,企业迟迟难以拿到保证金,就会直接影响资金使用效率。除交纳保证金以外,企业还要接受海关对进口原材消耗的监管,完成“核销”等手续。这些程序也直接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
太原有了综保区,富士康入驻后,就会省掉这样的麻烦。根据优惠政策,国外货物入区保税,如果货物不进入中国市场销售,就相当于还在“关外”,可不征收包括关税和增值税在内的保证金。富士康产品在保税区生产好以后,可以直接运到国外,相当于没有进入国内一样。
山西晚报:综保区能为企业带来哪些竞争优势?
太原海关:武宿综保区的好处是帮助本省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利用综保区,非出口企业虽然还是要把关税和增值税都交了,但对于一次进口原材料多、生产周期长的加工企业来说,企业小量多次交税,可以盘活流转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比一次足额交税更划算!
过去,为享受其他省市综保区的“保税”功能,山西企业只好把进口货物堆放到天津、青岛等综保区,每使用一批货物就得去一趟外地的保税区。频繁地远距离取货,使得山西企业增加了物流费用,如果遇到紧急生产的情况,更显得不方便。武宿综保区的出现,无疑为本省企业解决了这一难题。山西企业把进口的原料放在武宿综保区储备后,在急需要原料时,只要去武宿综保区就可以把货物运回来,与去外地相比,省时省力。
在综保区的保驾护航下,企业降低了进口原材料的采购成本,节约了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再加上‘区内企业之间货物交易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区内企业之间货物可以自由流转’等优惠政策,企业生产成本相应降低,产品价格也会降下来,与在区外加工的产品比较,更有竞争力。
山西晚报:太原设立综保区,对山西产品走向国际,有哪些影响?
太原海关:因为以前没有综保区,所以山西产品出口时,大多通过邻近的青岛、天津等口岸。导致在外商眼中,其进口的产品,大多是从青岛、上海、天津、广州等沿海地区来的,对“山西制造”的认知度比较低。提起山西来,外界知道的似乎也只是煤炭、焦炭等。因此长期以来,众多山西生产企业只能成为外地代理商的“代加工厂”。
而太原设立综保区后,企业在国际交流、贸易的环境下,可以直接与国外客商联系,省掉了口岸代理商这一环节。武宿综合保税区众多优惠政策,会让这里成为国际交流、贸易的一个平台,给山西企业带来巨大的销售机会。随着综保区的通关运行,将充分体现其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个资源中的作用和对周边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势必成为我省引导和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对外贸易、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记者 赵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