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省级媒体省级媒体

把满意写进群众心坎里——转作风促发展惠民生的太原答卷

来源: 山西日报 作者:李青 发布时间:2014/2/17 10:24:00

    中国梦在太原,就是建成一流省会城市。


    这是一种视野和追求。去年12月6日,全国首届金融大数据战略与应用研讨会在太原召开。在被业界称道的“大数据元年”即将画上句号之时,太原打出“建设全国金融大数据中心”的战略牌,谋求未来竞争主动权。


    建设一流省会城市,最终目的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近两年间,太原市奏响转作风促发展惠民生 “三部曲”,即“向人民汇报请人民评议”活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活动和窗口单位 “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作风建设专项活动,努力把满意写进群众心坎里。据最新统计,在去年汇报评议活动中梳理出的6242个问题解决率现达98.4%;“办实事解难事”受理的13680个问题办结率为99%。


    视野决定前程,作风决定成败。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指出:为群众解决好一个问题,就离群众更近一步。要从态度、能力、流程、手段四个方面入手,加强作风建设,加快率先转型跨越步伐,向一流省会城市奋力迈进。


    【转作风,首先看态度】


    激发内生动力,民本为上——把来办事的群众当成兄弟


    去年4月22日,“向人民汇报请人民评议”第二季开播,收视率继续创下太原电视台同时段之最。在工商局汇报专场,局长王拴成“把来办事的群众当成自己的兄弟”的话音刚落,现场发出了一些“笑”声。也许是“兄弟”般的情感已经久违,很多人已经陌生了。


    去年12月14日,在“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作风建设推进会上,市效能政府建设总顾问、国际著名管理专家郑章修发问:假设我是办事群众,我想得到什么样的服务?假设办事群众是我的朋友,我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他们指向的是同一个词:“态度”。作风问题首要的是对待群众的态度和感情问题。


    近两年间,太原市党政一班人以上率下,立言立行:在大东关、幸福巷棚户区改造现场,在城中村拆迁、城建重点工程建设一线,在火车站、派出所重点窗口单位……面对面的交流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走出汇报评议的考场,直奔解决问题的现场:工商局为方便办事群众建起了立体车库;城管委对无人管理的井盖主动包底;房管局启动传统民居修缮保护……


    东岗巷棚户区,繁华都市里的贫民窟,去年整体改造启动。负责拆迁的迎泽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曹炬介绍说:“我们要求工作人员不能穿戴得花枝招展,进了居民家更不能捂鼻子。”这一年,太原市拆迁面积为过去十年的总和,许许多多和曹炬一样的机关干部走出大院、走出会场,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


    前不久,市政务服务中心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了军训和礼仪培训,要求一言一行都有“范儿”。该中心副主任郑润林说:“说话语速也很重要,太快容易使信息交流不准确,太慢又让人感觉拖沓。我们就此也进行了培训。”


    在去年年终考核中,市人口计生委把为群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列为重要内容,对每一件查实的社会监督和群众投诉,总分扣2分,为最大的单项分值。


    太原“三部曲”贯穿了一条红线:人民要求是方向,人民满意是标准。这种民本为上的情怀,让笑容有了热度、废墟有了温度、惩处有了力度。


    【转作风,贵在有担当】


    强化问题导向,善始善终——以解决问题的成效取信于民


    出租车拼客、宰客、议价饱受诟病。在汇报评议现场,客运办主任任选平向市民道歉。然而,仅靠道歉群众难满意,需要拿出钉钉子的劲头破解顽症。


    经过近几个月的努力,投资40余万元的火车站出租车候车通道完成扩容改造,并通过实行签到制,每天至少保证2300辆出租车服务旅客;可容纳70个车位的飞机场候车区改造也将于近期完成;出租车“电招”方案基本成型,今年可投入使用。去年,客运办还加大查处力度,查处违规营运1820次,吊销驾驶员从业资格证34名。


    转作风贵在有担当,太原“三部曲”强化问题导向,努力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活动结束第二天,市委常委会听取汇报,专题研究部署;时隔不到10天,汇报评议问题交办会举行,办实事解难事活动同时启动,明确责任人和办理时限;市纪委书记定期听取汇报,就难点问题提出具体意见;市纪委监察局成立问题督办领导组,建立台账,逐一督办。


    鑫四海花园居民自2005年入住以来,因多种原因,业主们无法落户,由此产生了上学、参军等一系列问题。在汇报评议活动后,居民们将问题反映到 “办实事解难事”办公室,相关部门领办后积极协调,这一老大难问题终于得到圆满解决。


    2013年8月21日,太原市窗口单位行业“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作风建设专项活动启动,重点整治履职不力、推诿拖延、态度冷硬、纪律松散等问题。市长耿彦波强调:“窗口就是形象、窗口就是全局、窗口就是生产力。”各有关单位纷纷照镜子、列靶子。


    大众机械厂约150名离退休人员长期在外地生活,异地领取养老金一直被扣除手续费。市人社局了解情况后,通过银行直接将养老金打入离退休人员的异地银行账户,惠及全市2.4万异地养老人员。


    能力源于责任,为民的责任增一分,解难的本领就强一分。市食药监局在200家药店安装了自助查询机,市民拿“扫码枪”轻扫条形码,即可获知批准文号等信息,假药则无任何显示;市卫生局在3383家医疗机构挂出 “卫生监督信息公示栏”,无公示栏者即为黑诊所……


    【转作风,重在出实招】


    注重细节体验,优化流程——让一切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美特好连锁超市财务人员刘娇每月基本都要办理发票增量。以前到办税大厅申请后,还需四五个科室负责人逐一签字,常常要跑三五趟。现在,市国税局整合业务流程,20个办税服务厅实行“一窗通办”,刘娇去一次就办好了。


    去年,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共受理审批服务事项99214件,审批办结97816件。其中,涉及固定资产投资的16个部门统一受理审批事项9249件,与上年同比增加31.8%;审批办结7689件,与上年同比增加24.3%。


    小到一张发票、大到固定资产审批,太原在追梦一流省会城市的大道上加速奔跑。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群众办事少跑路了,细节服务更贴心了。


    在太原公安便民服务在线平台,居民办理出入境证件可网上预约申请,查询办证进度、下载申请表格。网上预约车辆年检,短信获知户口、身份证办理进展以及交通违法情况……为民举措更细更实。


    群众反映公交IC卡充值排队时间长,市公交公司随即开展了网上充值业务准备工作,有望近期开通。规划局正在开发的移动审批手机终端系统,未来一“机”在手,可随时进行意见批复等移动办公。


    太原“三部曲”注重从群众最盼望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问题改起。为最大限度地释放发展活力,他们还引进第三方机构,多一只眼睛看政府。


    近两年间,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和技术服务供应商——埃森哲公司作为太原市效能政府建设的合作方之一,为流程再造、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强化先进管理理念:“以终为始,不要说你做了什么,要看群众体验到了什么。”


    今年1月初,记者走进位于长风商务区的市政务服务中心新址建设现场。该中心占地约95亩,主体工程已封顶,将于今年投入使用。届时,电子政务将接力流程再造,成为效能政府建设的第二次飞跃,带给办事群众更多的畅快体验。


    【转作风,根本靠制度】


    创新制度安排,实用管用——把满意写进群众心坎里


    “和平北路去年刚修过,现在已成了坑坑洼洼的搓板路,原因到底何在?”汇报评议现场,市民们的发问令有关方面如芒在背。


    转作风的根本手段在于制度保障。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权力运行不公开、不透明等问题,太原市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顶层设计,完善了城建、规划、干部人事、“三公”消费等领域的10项关键性制度。


    建立《太原市政府投资项目预选承包商名录库》,并配套出台《名录库使用管理规定》,去年全市道桥工程承建方全部选自名录库企业,一批“国”字号、“中”字头企业唱主角。


    出台相关办法,对在太原初中就读满3年并有正式学籍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参加中考时予以市民同等待遇。去年共有1549人被录取到五中、省实验中学等示范高中。


    去年以来,太原市制定具体措施,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市四套班子成员基层调研次数增长45.1%,全市性会议、文件分别减少18%、9.2%,公车购置经费减少30.8%,公务接待经费减少21%,因公出国(境)经费减少15.1%,停建维修改造和在建项目32个,腾退办公用房13.4万平方米,清理违规用车225辆。对违反“八项规定”的11起典型案件14人做出严肃处理并公开曝光。


    “三公”经费减下来,民生支出增上去。隆冬时节,西葫芦、芹菜等惠民一元菜深受市民欢迎,仅此一项市财政去年投入1000余万元。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弓跃在接受采访时说:“‘三部曲’的生命力不在于活动的轰轰烈烈,而在于直面群众关心的问题,破解改革发展的难题,最大限度地集聚发展正能量。”


    在走访中,记者看到一个奇怪现象,市政务大厅熙熙攘攘,县(市、区)政务大厅却冷冷清清。1月15日,太原市委十届五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加快一流省会城市的若干意见》引发热议。该意见提出,凡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县(市、区)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县(市、区)和基层管理……


    新年伊始,太原对标一流,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发展、转型发展、开放发展踏上新征途。因为,实现一流省会城市的美好前景,早日把太原打造成为北京“副中心”、环渤海地区知名宜居宜业城市,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仍需要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拼搏奋斗。记者 杨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