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县(市、区)力争今年共建成20至30个标准化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0个社区老年餐桌
●各社区都要成立助老帮老组织,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3月4日,从市社区服务中心获悉,今年我市将围绕打造“一刻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的目标,力争在每个县(市、区)建成2至3个标准化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至5个社区老年餐桌,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居家养老“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指社区老人从居住地出发,步行一刻钟之内,即可享受到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供的服务以老人需求为导向,通过整合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各类资源,充分挖掘资源优势,让老人可以享受到集餐饮、超市、银行、健身、社区卫生等各项服务于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
围绕打造“一刻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的目标,我市将加强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大力推行为老年人提供餐饮配送、医疗保健、心理慰藉、日间照料等居家养老服务项目。10个县(市、区)力争今年共建成20至30个标准化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0至50个社区老年餐桌。各社区都要成立助老帮老组织,继续招募助老服务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服务。针对我市没有一家日间照料中心达到“标准化”要求的问题,我市将按照民政部的标准,逐步实现“3至5万人口的社区,面积应不低于1600平方米;1.5至3万人口的社区,不低于1085平方米;1至1.5万人口的社区,不低于750平方米”的目标。
此外,我市将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满足社区成员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建立和完善市、区(县)、街、居四级社区服务设施和信息网络,规范整合服务机构和服务网点。继续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失业人员的就业服务、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此外,利用现有资源,通过投资入股、合作经营等形式,拓展社区服务,在社区内形成社会福利服务、社区互助服务与市场有偿服务相结合的社区服务网络,逐步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孤有所抚、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的目标。(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