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省级媒体省级媒体

古镇开发,不要把原住民丢了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3/28 9:43:36

    太原,一座历经辉煌的城市、一座加速崛起的城市。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分享着城市发展的美好,也分担着城市成长的烦恼。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太原。对于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化,你有何思考和感悟?对于热点新闻事件,你有何观察和见解?对于各类社会现象,你有何观点和评说?本版今起开设的 “太原说吧”专栏,将汇聚各方观点,传递真实感悟。欢迎广大读者围绕省城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生活热点等发表真知灼见,踊跃投稿。


    现代社会充满紧张与喧嚣。到古镇、古村走一走,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传统生存状态当中,宁静的田园、古朴的民风,使人们远离喧嚣,放松身心。北出太原市区20公里处,就有一个这样的好去处——阳曲县青龙古镇。


    青龙古镇是幽远的、古朴的。据《阳曲县志》记载:此镇原以青蒿茂盛取名青蒿嘴,蒿子四季常青。清朝皇帝曾恩赐这里的王家牌匾和青龙旗,才改名为青龙镇。后因村庄顺河岸修建,蜿蜒曲折,形似巨龙,故改称青龙镇。


    古镇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传统建筑风貌,民俗民风和原始空间形态。到古镇看什么?人们在欣赏古街巷、古建筑的同时,或许还更想看看古镇原住民的生活气息、民俗风情。


    因为,是祖祖辈辈生活于此的原住民使古镇的生命得以延续,使古镇的文化依然鲜活,古镇的传统、风俗、文化早已浸入他们的骨髓。然而,目前国内不少古镇原住民由于种种原因纷纷被迁出,各种各样的外来经营户取代了原住民。如此把原先的生活都抽空了的古镇看上去就像影视城似的。


    青龙镇保护开发对于彰显太原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以来,古镇保护修缮工程起起落落,虽小有名气,但尚未完善成熟。今年以来,景区建设步伐大大加快,预计将于国庆节前建成开放。笔者在走访中注意到,在此次改造中,原住村民将被全部迁出核心景区。


    这一做法的好处是便于集中管理,规范景区秩序。但到古镇游玩的人们或许更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形:穿行在古老的街巷,有晒太阳打盹的老头儿,有做针线活儿的老太太,有嬉闹奔跑的孩子,他们不是为游客服务的,也不是表演的,那就是他们平常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游客才能真切地感受与体验古镇的活力与魅力。


    著名学者阮仪三说过,“古镇保护是为了人。同样的,古镇开发也是为了人。”文脉要靠人脉来传承。是把古镇打造成一个景点,将其功能定位于展览展示,还是保留历史风貌,并为原住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空间?取向不同,结局也将大为不同。


    笔者看来,开发古镇不是腾笼换鸟,不能把原住民丢了。应尊重和解决他们的生计与生活,处理好村民生活、游客体验、经营者赢利的关系,古镇旅游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至于把住几个道口,圈起围墙收门票的做法更不可取。表面上是划出了旅游区与居民区的界线,实则是割断了原住民与古镇的天然联系。若此,也就难以指望原住民以“主人”的心态对待来旅游的“客人”,自觉维护旅游目的地的良好形象了。(杨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