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省级媒体省级媒体

娄烦县人武部替八路军还72年前借粮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4/21 15:24:07

    前人欠条今人兑 网友热捧齐点赞


    “我们替先辈们还情来了!”4月12日,娄烦县人武部政委纪根有和官兵走了30多里山路,来到县择石村,把3袋面粉、2袋大米、1桶油和2000元现金送到周区贵、周诚贵兄弟手中。年过半百的周氏兄弟激动地说:“没想到,70多年前的借粮还真的还来啦!”


    1941年,周氏兄弟的爷爷周模旦借给八路军358旅一担(100斤)粮食。周诚贵回忆,当年我家10口人在村里包坡垦山,种着40亩地,一年能打万把斤粮食,八路军打鬼子,找百姓借粮,我爷爷借给八路军1担粮。周模旦去世时,家里人把老人遗物连同借条烧了。


    70多年前八路军打鬼子写欠条借粮,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人民军队今天还。两年前娄烦县普查当地革命遗址,在一间破窑洞的灶膛里发现一卷麻纸,拿出来仔细一翻,竟然是抗战时期马家庄乡道人沟村的公粮簿。蝇头小楷,记录着全村向当地抗日政权缴纳公粮的详细数目。除了公粮簿,还有一些八路军在特殊情况下向老乡打欠条借粮借物的记录。有的写着借马匹,有的写着借粮食,其中一张写着“借择石村周模旦谷儿1担,民国三十年秋”。(民国三十年指1941年)


    70多年前八路军写给老百姓的借条,怎么办?娄烦县人武部一边向上级报告,一边与娄烦县党史办、宣传部有关人员走村串户寻访,寻找欠条主人或后人。纪根有说,借条上的钱物虽然不多,却见证了战争年代军民鱼水情,替先辈们把这份情这些债还上,是我们的责任。今后还要继续寻找,早日找到马匹等借条主人。


    抗日战争时期,娄烦县是晋绥边区抗日根据地,中共静乐县委和静乐县抗日民主政府、中共晋绥三地委和三专署,以及八路军358旅等多支抗日武装曾长期驻扎这里,与娄烦人民一道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此事网上出现后,网友点赞十分给力,仅凤凰网关注人数就超过两万。网友“一个自豪的中国人”说:“当年的情分,多少都还不清,让人感动!今天的偿还,意义大于实际,承载着先辈的家国情怀、军民情怀!”网友“河水源”说:“老区的人民老区的兵。感动!”


    (记者赵向南 通讯员王红)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