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21日讯(记者 要维维)“考场”内,以真诚赢得市民掌声;“考场”外,以实绩回应百姓期许。今天下午,太原市“向人民汇报,请人民评议”举行第二场活动,太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太原市民政局在太原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向人民汇报工作,接受人民评议。一个承诺今年要为百姓办五件实事,一个则“拍板”今年要开工建设公办老年福利院,建成一个拥有2000张床位的养老“航母”。
“既是民生政策的执行者,又是服务民生的勤务员”,是太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富旺对自己所在部门的定位。活动现场,王富旺表示,今年该部门将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好5件实事:第一是抓好重点人群的就业,对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100%的实名制就业服务,对高校毕业生创办微型企业的给予3年社保补贴;扶持1.06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第二是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增幅要超过10%。第三是推出4项惠民新政: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待遇,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由20万元提高到40万元;实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在全省看病不需要再垫付医药费;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意外伤害险,填补太原市医保政策空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28种门诊慢性病可在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结算,方便群众看病、取药。第四是继续增加人民群众收入,将最低工资标准再增加160元,达到每月1450元。第五是开展“无欠薪”县域创建活动,严厉查处打击恶意欠薪,全力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太原市民政局局长任建忠在向人民群众汇报时也带来一个大喜讯:市政府决定建设的公办老年福利院年内要开工,床位2000张,将对全市起到示范引领和托底保障作用。
明晚8点至10点20分,太原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FM91.2太原新闻综合广播将同步播出太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太原市民政局接受评议情况。届时,市民还可以在电视机前对相关部门进行投票评议。
今后养老金发放将按时足额
两次承诺“立刻行动,马上过问”、现场邀请市民代表参与政策研究制定……21日下午,在2014太原市“向人民汇报,请人民评议”活动现场,面对市民提出的尖锐问题,受评议单位——太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富旺表态:今后工作中将不断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为群众多办实事,普惠民生。
汇报
80余万城镇居民,社区看病用上了医保
有没有工作,能不能养家糊口,这事归人社局管;生病了,是先掏钱看病后报销,还是押个医保本就能住院,这也是人社局职责范围的事;退休后,你的养老金能及时发放吗?出现差错,咱也得来人社局问个清楚……用王富旺的话说,自己的工作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紧密相关。
就业是头等民生大事,王富旺在汇报时表示,去年,面对“最难就业季”,人社部门加大了帮扶力度,对大学生继续提供免费入场、免费求职登记、免费培训指导的“三免费”服务, 对困难家庭大学生给予了1000元的求职补贴,对离校未就业大学生提供了实名制的就业服务,有近4000名未就业大学生通过人社局的帮扶找到了工作。对于就业困难人员全部纳入援助范围,落实就业专项资金近4亿元,惠及5万余人,帮助1.2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就业,使他们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
在养老金待遇上,王富旺说,太原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实现了9连增,达到平均每人每月2080元,在中部6个省会城市继续保持领先。与此同时,还推行了多项医保新政:一是全市194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开通医保,百姓在社区卫生所就能用医保看病了,这一政策惠及了80余万城镇居民;二是大病医疗保险由过去个人垫付后再报销,改为即时结算,减轻了群众就医看病负担;三是失业人员在原来只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全部纳入大病医保范围;四是门诊慢性病由原来的30种扩大为35种;五是简化异地居住就医备案手续,实行只要申请,立即就办。
提问
企业欠缴养老金职工退休不了咋办?
“据我说知,一些企业因为欠缴养老保障金,致使职工到了法定年龄退休不了。退了,享受不到养老保障。”现场互动环节一开始,一位人大代表就抛出一个目前在太原市一些非公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并连续三问人社部门领导:这种情况太原市有多少?这方面的情况人社局是否掌握?这样的情况和问题应当如何解决?
民政部门领导现场回答说,大多集中在一些非公企业,从去年起,按照人社部门规定:职工到了退休年龄,应立即办理退休手续。“办理退休后,就要为职工计算养老金,这个时候就要看这个企业是否存在欠缴养老金的行为。”人社局领导回答说,太原市为此划定了三条线:高线是新费不欠,旧费逐步偿还原则;中线是按人均欠费,退休一个人,企业清理缴纳一个人的保险;底线是清理个人账户,职工的个人账户必须补齐,不补齐就要扣减缴费年限,简言之就是要扣工龄。该领导表示,扣工龄是需要职工、单位都同意,说明不缴了才扣,但一般都是职工希望企业补费。到目前为止,太原市还没有扣过一个职工的工龄。“目前太原市确实存在一些非公企业欠缴养老金行为,接下来我们将会专题研究解决。等我们开会研究的时候,能不能请您一块来研究?”几轮讨论之后,王富旺现场向发问市民提出问计邀请。
小店区养老金总推迟几天发放为啥?
现场,一路场外电话接通。电话那头,一位老人表示:自己的爱人是一名退休职工,属于小店区社保中心管辖,按照全市统一规定,每月25号是发放养老金的日子,可每个月小店区这边都要推迟几天。“养老金占着不发,这是不是行政不作为?”老人犀利地指出。“在这里我们首先要向您道歉,养老金没有及时发放,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现场,人社局领导解释说,小店区没有按每月25号发放养老金的事情他们3月份接到过报告,原因是小店是通过邮局发放,中间协调出现了问题,导致迟了几天。
这样的回答,没有让电话那头的老人满意。“又不是一次,经常是这样。”
此时,王富旺起身再次对电话那头的老人表达歉意,同时他还表示将亲自带人去小店区查原因,并保证今后将按时足额向百姓发放养老金。
理性对待行乞者将设救助指引牌
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市委、市政府为每个社区安排了20万元用于改善民生环境;为让老人的养老条件更好,民政部门采取了3项措施……在评议活动现场,民政部门向大家亮出了去年的成绩单。面对百姓的诸多提问,部门负责人也是有问必答。
汇报
清理吃低保不合格者上千人
太原市民政局局长任建忠说,去年民政部门实施各类救助161.4万人次,投入资金7.15亿元。
开小车住小楼、穿着名牌吃低保,为彻底杜绝这一管理漏洞,去年民政部门与相关11个部门建立了低收入比对机制,清理不合格者上千人。
数据显示,目前太原市63万老年人中,空巢独居占13.6万。现场,任建忠讲述了自己在一线调研时的一个故事。一位老人这样向他倾诉道:“儿跟老婆女跟汉,一月半载没人看。一次做下三顿饭,电视沙发当伙伴。”任建忠说,从这段话语中,他听出了老人的惆怅和无奈。因此,为了改善太原市老人的养老条件,民政部门采取了3项措施:一是鼓励社会多元投资,兴办养老院;二是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为困难老人提供“爱心一键通”,发放惠老代金券等;三是从资金和政策方面,鼓励社区农村建设日间照料老年互助中心。
被任建忠放进“成绩单”的,还有去年太原市政府为每个社区安排的20万惠民资金。
“对每位居民来说,城市是生活大环境,修一条小路、装一套监控、建几条绿化带,听起来微不足道,实际上却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大事。”任建忠说,为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去年,市委、市政府为每个社区安排了20万元用于改善民生环境。全市480个社区,实施了惠民项目2016个,20万元就像及时雨,润了市民生活。太原社区惠民项目成为全国社区建设的一个标志性亮点。
提问
福彩公益金都用在哪儿了?
“我想问一下场上的领导,去年咱们太原市的福彩公益金都用在哪了?”一位市民向民政局发问,要求说明一下这些公益金是怎么花的。
现场,民政局领导回答说,去年太原市的福利彩票销售额为7.1亿元,按照比例计算,太原市的留成部分大概为四到五千万。去年的这部分钱,到现在还没有花出去,准备用于今年太原市公办老年福利院的建设。“这些钱花的时候有没有人监督?老百姓通过你们的官网能知道钱的去向吗?”这位市民接着发问。
听到民政部门领导解释说,花钱要先经过评审委员会,通过后财政部门把关,之后才拨付。听到这里,这位市民才满意地点头坐下。
对流浪乞讨人员该咋救助?
“在一些城市道路上还有一些流浪乞讨人员。你们对这类人员是怎么救助的?”现场,一位政协委员这样说道。
说起对流浪人员的救助,民政局领导也倒起了苦水。目前太原市对于流浪乞讨人员实行的是自愿救助、无偿救助的办法,主要针对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一些闹市区催生的职业流浪乞讨人员,生活有着落不愿意去救助站,这类人员时常和巡查工作人员“藏猫猫”。
现场,任建忠也呼吁广大市民,要理性对待街边行乞,应及时帮助他们找到救助站,民政部门也会在城市里增设救助指引牌,引导有救助需求的流浪乞讨人员去救助站寻求救助。
本报记者 要维维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