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省级媒体省级媒体

为了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4/23 16:26:30

    小饭桌、街边小吃店、小饭店,这些都是普通人群经常光顾的场所,如何保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4月17日,记者走进部分经营场所进行了走访。

围绕大民生管好小饭桌

    4月17日上午10时许,在杏花岭区的爱无界小饭桌,记者看到两名厨师正给孩子们准备午饭。“中午吃什么凉菜?”记者故意问。“我们没有凉菜,只有四个热菜。”一位厨师答。由于凉菜卫生问题,按规定是不允许做给孩子们吃的。

   爱无界小饭桌是省城太原为数不多的三星级小饭桌。洗手池、消毒柜、留样柜,采购台账、消毒记录等一应俱全。虽然收费较其他小饭桌贵了20%,小学一至三年级每生每月600元,但愿意来的学生依然很多。目前爱无界在全市已开了3家连锁小饭桌。

   小饭桌,也称午托班、午休班等,是学校附近专门为中午或下午放学后不能回家休息的学生提供休息、就餐的场所。因其能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太原市小饭桌的发展如雨后春笋,由2010年的百余家迅猛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家。

   一个小饭桌动辄容纳三四十名学生,家长们最担心的是食品安全问题。为此,太原市食药监局本着“先行试点,以点带面、教育引导、逐步规范”的原则,2009年在杏花岭区开展了试点工作,将小饭桌的食品安全问题率先纳入管理。

   通过建章立制、查处整顿、人员培训和社会公示等一系列措施,从以前无人管理、随意经营、条件不具备、硬件不到位、管理不规范的状况,发展到了目前该区246家小饭桌全部达到了持证亮照经营,700多名从业人员全部培训和健康体检。

   杏花岭区小饭桌管理经验,目前已在全市推广。2012年太原市人民政府印发《小饭桌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实行登记备案管理,开展了创建星级小饭桌活动。截至2013年底,全市涌现出三星级小饭桌28家,二星级小饭桌71家,一星级90家。今年则要求全市小饭桌全部实现星级化管理。

推行透明厨房拓宽监管渠道

古色古香的太原食品一条街是太原人引以为豪的风味特色小吃街,下了班或周末三三两两的年轻人少不了会来这里撮上一顿。

   走进雁同楼,抢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墙上的电视屏幕,三四个厨师正在厨房忙碌着,“透明厨房”将后厨的秘密一览无余。

   雁同楼的厨师王小辉告诉记者,他已当了12年厨师,以前曾在其他饭店用过一些不该添的添加剂,如今一切在电子眼监控下,那些东西连厨房也进不了了。天香楼的服务员聂武杰则告诉记者,因为有了视频,客人来了都会先看一会儿,然后才会放心地坐下来点菜。

   “实时直播的资料都会留存两周,目前食品街的48家餐饮企业已全部安装。这是太原市的第一个试点,下一步将在所有学校食堂以及有婚宴的饭店全部安装,并在每个区打造一条街。”太原市食药监局餐饮处处长景佩星告诉记者。

   餐饮店一般把厨房设在“后院”隐秘的位置,对消费者讳莫如深,而“吃得放心、吃得明白”已成为市民的迫切愿望。太原市食药监局推行“透明厨房”,将饭店后场“晒”在阳光下。通过实时监控切配间、烹饪间、凉菜间、餐用具洗消间等重点区域硬件条件和现场操作,将餐饮服务单位操作间的卫生条件、原料使用、操作过程等一目了然地展现在消费者面前。

   利用3G技术不仅将厨房视频实时传到就餐大厅的显示屏上,还可传至终端存储器和执法人员的手机上,达到了让顾客放心、监管者省心的目的。

告别脏乱差提档客流增

长风大卖场是太原市人气较旺的一个经营场所,而与其比邻的不足十几平方米的特色小吃店也水涨船高人气颇旺。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这里,干净的街道和统一的门楣令人多了一点食欲。

   走进小店区第一碗羊杂割店,里面不锈钢的厨具闪着银光。“你往我家门前乱扔,我往你家门前乱倒。整个街面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店面里面也是脏乱不堪。”已经在这里做了9年生意的店老板李树平回忆一年前的景象时说。

   “想改变但不知该怎样改变,多亏食药监部门。可刚开始让整改我们还不太愿意,没想到整改之后,生意一下子增加了三四成。”慧和面馆老板刘宝平说。

   “14家小吃店所用的瓷砖、不锈钢厨具、门头柜、衣帽和门帘都是小店区政府统一拨付的。”太原市食品化妆品小店监督所所长王玉明告诉记者。

   中小餐饮是餐饮业的主体,也是公众消费的主体。受区域经济发展和消费习惯等影响,这些企业从业门槛低、设施简陋、人员素质差,成为近年来食源性疾患发生最多、市民食品安全消费投诉最多的场所。

   太原市食药监局结合实际,提出了中小餐饮提档升级工程,将中小型餐饮发展纳入民生工程,采取以奖代补、完善基础设施等支持中小餐饮整体改造,促进中小餐饮标准化、连锁化、特色化发展。目前,太原市餐饮持证率由过去的65.5%提高到了目前的96.3%,经营者依法经营意识明显提高。普遍配备了消毒设施,餐具检测不合格率下降了20个百分点。


本报记者 曹秀娟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