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园林式站前广场、交通工具无障碍换乘……
像一位装扮已久的新娘,太原南站终于在7月1日掀开了神秘的面纱,向世人展示自己美丽的面容。被命名为“山水广场”的站前广场是什么模样?在“无干扰式”售票大厅里买票容易吗?为了保障安全,南站启用了哪些安检系统?孕妇、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旅客会受到哪些特殊关照?旅客在南站吃饭、打车、乘坐公交车方便吗……
如果你有这么多疑问,那请跟随本报记者走进南站,体验一把吧。
“山水广场”初具规模
太原南站的站前广场是旅客抵达后首先看到的景观设施,被称为南站的“门面”。7月1日上午,记者抵达后发现,与上个月紧锣密鼓的施工现场有所不同,站前广场像一位装扮已久、终于掀开神秘盖头的新娘,清晰秀美的轮廓让每一位来往于此的旅客感到舒心。与此同时,设计方着力打造的“山水广场”理念已经颠覆了旅客对常规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印象。
在站前广场,道路两侧种植了连排的高大树木和观赏性灌木,这些绿植将原本空旷的站前广场分割成了多个区域。在广场的外围,建筑者独具匠心,用木板搭建了人行通道,使广场更具有园林景观性。在广场的正中央,是一个下沉式广场,通过地下换乘大厅出站的旅客将会首先到达这个广场。记者注意到,在这个下沉式广场的楼梯位置,设计有一个喷泉与小瀑布相结合的水景。一旦喷泉开放,在地面喷出的水会沿着水槽一路缓缓流入下沉广场。
广场外围马路设有地下通道
在太原南站广场的最外围,分布着两片规划为站前综合体的商业用地。其中位于广场北侧的七栋综合体建筑主体已经基本完工,目前正在进行外立面幕墙的安装施工。根据规划,太原南站北侧综合体主要用于超市、餐饮以及快捷酒店等,而南侧目前仍在兴建的综合体则主要为中高档酒店、办公楼等。
同时站前广场由于紧临封闭式的太榆路,为了维持交通秩序,站前广场的最外面设有地下通道,需要过马路的旅客和周边市民由此可免去横穿封闭快速路的烦恼,这也能最大限度保障站前的交通秩序和行人非机动车的安全。记者注意到,目前地下通道的主体已经完工,具备通行条件,但是外部的装修仍在进行。
出租车落客区和候车区位于广场南侧地下停车场运营前三个月免费
太原南站拥有目前太原交通枢纽中最先进的疏导分流体系。记者注意到,在西广场的南侧,是所有抵达车站的社会车辆和出租车的落客区。抵达车站的小型车辆进入落客区后,可短暂停留放下旅客,然后出租车继续向前可通过专用通道进入地下的出租车候客区排队等候乘客。而社会车辆如需长时间停靠,则可在通过落客区后进入地下停车场停车。目前,太原南站共能为私家车提供600多个地下停车位,开通运营的前3个月,停车免费。
旅客在小型车落客区下车后,可直接步行穿过广场进入南站的西站房。而乘坐高铁动车组抵达南站的旅客在从出站口进入换乘大厅后,顺着指示牌左拐,就可以找到出租车的候客区。记者在出租车候客区看到,排队等候客人的出租车数量比较多,基本可以满足大规模集中客流的需要。
售票大厅位于西广场北侧紧邻西进站口
太原南站的售票大厅位于西广场的北侧,紧邻西进站口。在太原南站的售票大厅内,分布着21个人工售票窗口,其中7个售票窗口已经开放。同时在大厅的北侧布置了10台自动售票机,与之对应的则是在大厅南侧的10台自动取票机。现在乘客抵达太原南站后,即可在售票大厅的自动取售票机上完成购票和取票的操作,相较于人工售票口更加便捷和方便。
记者在售票大厅内看到,目前开放的七个窗口各有分工,每一个窗口所针对的客户群体均不相同,有高铁专口、学生专口等,保证了售票的高效和快捷。在售票窗口上方,安装有一块大型的显示屏,显示屏的内容主要是太原南站出发的大西高铁、石太客专方向的各列动车组列车的停靠车站及余票情况。
太原南站启用首日,位于售票大厅的“李静导购台”工作非常忙碌。自动售票机能不能刷银联卡、看不清屏幕上的字,想寻求帮助……导购人员热情地守候在购取票机前,为旅客提供帮助。上午9时许,记者在售票大厅等候的半小时内,发现尽管前来购票的旅客人数比较多,却没有出现拥挤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售票窗口较多,同时,20台“无干扰式”自助售取票机分流了大批购票旅客,使得售票大厅真正做到了“平稳有序,秩序井然”。
地下换乘大厅换乘购票更轻松
如果说太原南站的立体交通是一个整体,那么这个整体的最核心部分莫过于位于地下一层的换乘大厅,因为地下换乘大厅是集合了出租车、公交车、私家车于一体的交通“集散中心”。
与太原站的出站方式不同,太原南站换乘大厅位于地下,因此乘客不必一出站就集中到露天的站前广场上,而是可以通过地下指示牌,选乘各种交通工具,进行分流。这样一方面优化了乘客出站时的舒适程度,另一方面也疏散了广场过度集中的人流。
记者在换乘大厅看到,内厅的每个立柱上都贴有交通指示牌,在内厅南北两侧,各设置了14台取票机和5台售票机,方便旅客购买返程票,这从一定程度上疏导了售票大厅的人流。
内厅向外是换乘大厅的主要组成部分,被称作“中央大厅”。记者看到,在中央大厅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问询台,可以详细解答列车到发时间和站内设施以及方位。中央大厅的南侧,是通往地下停车场和出租车候客区的通道,北侧则是通往公交上客区的通道,直行即可通过下沉平台进入站前广场。记者发现,整个中央大厅的设置和指示标志相对分明,大厅内有大量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提供咨询服务。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