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曹秀娟)8月1日,2013年度“中国十大医改新闻人物”颁奖仪式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太原市卫生局局长郝宝清因直面难点、敢于挑战、勇于担当,在医改的深水区大胆创新,带领全市卫生系统出台一揽子举措,解决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为全国农村医改趟出了一条新路而获此殊荣。据悉,这是我省首次获得该荣誉。
“中国十大医改新闻人物”是由中国卫生杂志社主办,每年一次,今年是第五届。看病难,尤其村民看病更难,近年来太原市卫生系统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要求,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实现了让村医老有所依,让村民病有所医的新格局。
——建立完善村医进退流转机制。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对取得乡村医生资格、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和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分别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800元、1200元和180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
——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对年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且累计服务满25年(女性满20年)的乡村医生,办理退养手续后,除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外,给每人每月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一半的退养金。
——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机制。采用“村来村去”的办法,委托太原市卫生学校开展三年制农村医学中专生培养。财政承担学费,并给每人每年1500元的补贴。公开招录大学生补充乡村医生队伍,乡镇卫生院统一聘用。
——建立医疗责任保险制度。每所村卫生室每年缴费1000元,由市、县两级财政按5∶5的比例全部承担;乡村医生每人每年缴费100元,由乡村医生本人承担。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