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省级媒体省级媒体

建设路主线全线通车

来源:山西晚报 作者:胡丽娜 杨晶 发布时间:2014/9/17 11:21:41


沿线有7座跨线桥和两处下穿通道施工难度堪称“太原城建史上之最”



建设路上跨北大街路口的高架桥


    历时6个月,上万工人奋战一线,9月16日,省城建设路终于全线通车。作为一条加强型城市快速路,今后市民驾车从太原火车南站至东站,将由原先一个小时缩短至三十分钟。

   建设路快速化改造项目是2014年太原市重点道桥项目之一,其改造范围北起北中环,南至许坦东街,全长14.266公里。改造后,设计速度为60km/小时,主路实现全程无红绿灯、双向最宽10车道通行。沿线7座跨线桥和两处下穿通道占据道路总长度一半以上,其施工难度堪称“太原城建史上之最”。为方便行人,建设路人流密集处还新建了4座天桥。此次建设路的快速化改造,不仅打通了太原东部南北城区之间的交通动脉,将太原火车南站纳入城市主干路网之中,同时也将有效缓解东西向交通压力。

   16日10时许,记者驾车沿建设路自南向北行驶,从整体通行情况来看,通车首日路面车流较稳定,全线通行顺畅。由于部分路段交通划线、信号灯及道路指示牌还未设置完成,同时一些停靠在路边的私家车未及时驶离,建议市民行走时注意安全。

  跨线桥和下穿通道占道路总长度一半以上

在建设路改造前,太原东部一直没有一条标准的快速化道路,以至于老城区的区域交通车流无法快速疏散。此次改造,设计部门将建设路主路设定为加强型城市主干路,即道路主要节点立交,直行交通连续,这样一来,不仅南北交通动脉被打通,也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主城区东西向的交通压力。

   建设路快速化改造全线共有7座跨线桥,两处下穿通道,高架和下穿占道路总长度一半以上。其中,建设路与北中环街采用全互通立交;与胜利街、北大街、迎春街、并州东街、双塔寺街、南内环街、南十方街、亲贤北街、长风街、学府街、许坦东街采用建设路主线上跨,地面辅路平交的形式;与府东街、五龙口街、迎泽大街节点采用建设路主线下穿,地面辅路平交的形式;其余均按地面整体路段布置。

   通过实地体验,记者看到,建设路高架段和下穿段采用双向6车道主线和双向6车道辅道形式,地面整体式路段采用双向10车道标准断面。高架段和下穿段的地面平交口拓宽,在保证直行车道数的基础上增加左右转专用车道。主干路进口道拓宽两条车道,次干路进口道拓宽一条车道。在立交匝道出入口,出入口匝道采用双车道出入口。结合地面道路的辅助车道设置,出口原则上采用平行式。

  太原火车南站到东站开车只需半小时左右

16日10时许,记者驾车由南中环进入太原火车南站。崭新的建设路平坦向北延伸,宽敞的路面上已有车辆行驶。

   记者行至建设路亲贤北街口时发现,沿途路口交通信号已经设置完成。道路两侧,高杆路灯安装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这些高十几米的路灯全部使用节能型灯具,不仅亮度高,在节能方面也效果明显。在部分路段辅道,工人师傅冒雨对沿线路沿石进行修补、完善。记者按照设计速度60km/小时继续向北,10时12分,行至建设路双塔寺街口,记者看到原先设置在此处的隔离设施已经被全部撤除。

   65岁的市民张宝胜告诉记者:“早上听说今天通车,所以就过来看看,之前有围挡的时候也感觉不出什么,但是今天过来看了之后,感觉挺壮观的。”

   记者继续向北行驶,10时20分许,行至太原火车站地下通道,此时整个通道内灯火通明。驶出地下通道,继续向北,记者看到沿线路灯、交通划线已经基本完成。

   记者注意到,在朝阳街口以及府东街口,一些私家车可能还不知道通车的消息,横向停靠在马路中央的车辆还未及时驶离。

   10时35分,记者到达太原东站附近,全程行驶30分钟左右。

  太原火车站站前绿化有望月底前全部完成

连日来,建设路沿线的绿化配套工程全面展开。记者在现场看到,道路沿线不少工人正在进行绿化作业。目前,建设路中央绿化带绿化已经完成,道路绿意盎然。

   作为省城一条迎宾大道,建设路的绿化景观效果对于城市形象提升有着特别的意义。记者从太原市园林局了解到,为了打造国家级园林城市,本次建设路改造的绿化规模也比以前更大。此次建设路的绿化范围从胜利街延伸至太榆交界处,总体绿化面积超过22万平方米,包括大型乔木、花灌木植物、绿篱等等。

   据太原市园林建设开发中心宁悦星介绍,建设路的整体绿化将以自然的园林风景为原则,选择具有景观性的银杏、国槐和白蜡等具有代表性,同时又易成活的树种。此外,在绿化带中,主要在层次上下工夫,大型乔木和花灌木、绿篱等间隔种植,不仅可以弥补大植物种植的空缺,还可以达到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其中,作为整个绿化工程中的最重要环节,太原火车站站前绿化工程总面积达24306平方米,其中铺装面积16506平方米,其余将全部进行绿化。整个工程有望于本月底前全部完成。

  去往部分街道需提前走辅道

为方便行人,此次快速化改造在建设路沿线人流密集区域新建了4座人行天桥。目前大东关街、府东街、朝阳街路口的3座天桥上已可通行。此外,在建设路铁三局中心医院东门附近,还建有一处地下过街设施,方便附近去建南汽车站的行人过街。

   虽然建设路已经实现通行,沿线公交站牌框架也基本设立完毕,但目前沿线还未开通公交车,还没有具体的线路详细信息。记者从太原公交公司获悉,建设路主线配套设施仍在逐步完善中,因此,途经建设路的公交车目前暂不恢复原线。此外,建设路沿途公共自行车服务点目前仍在规划中。

   需要提醒广大市民的是,由于建设路沿线太堡街、亲贤北街、狄村街、并州东街、双塔寺街均位于跨线桥下方,驱车前往这些路段的司机需提前走桥下,顺向左、右拐进入以上道路。同时,在建设路府东街口,南北车流可直接通过地下通道行驶。在下穿通道地面可实现车辆南北向调头。记者在通车现场看到,车辆在地面可依据暂时设立的交通信号灯实现建设路与府东街左转,交警提醒,待周边设施完成后,这一临时信号灯将取消。

本报记者 胡丽娜

  ○提醒

    路上禁止停车通行注意标志

建设路正式通车首日,由于道路还未设置监控设备,许多社会车辆在道路上随意乱行。为此,太原交警表示,希望车辆能够按照规定标志标线行驶,禁止在建设路上停车。火车站站前变化较大,交警建议市民最好沿导行标志通行。

   “经过改造,火车站站前路段实现了功能分离、路过交通的分离、落客接客区的分离及通车分离。这样一来,行人与机动车将不产生关系,避免了交通隐患。”太原市交警支队秩序处副处长苏平告诉记者,“在火车站周边,有6个地下通道通向火车站,完成了行人交通。但地下通道现在还缺乏指路牌和导行信息,我们正在加紧完善,也希望市民到时能按照导行标志通行。”

   在探访建设路过程中,记者发现建设路主路及高架桥都畅通无阻,但辅路上的通行状况不容乐观。由于对建设路通车情况不知情,许多私家车将车辆停放在了建设路辅路上。苏平提醒广大市民,“建设路上禁止停车,尤其是在高架桥上,司机千万不要以身试险。”

   对于部分路段出现的拥堵,苏平表示,建设路的通行,会对周边交通流量产生比较大的变化。目前交警部门正处在搜集信息的阶段,拥堵的节点在哪里,哪里需要交警到位,都还在摸索中,经过搜集信息以及优化管理后,很快就会作出反应。


本报记者 杨晶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