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之邀,太原舞蹈团首次赴台巡演





图1、2、3:演出现场;图4、5:演出谢幕,台下观众报以热烈掌声
本报9月24日讯 继今年3月到6月,太原舞蹈团舞剧《千手观音》用3个月时间,缔造全国24座城市、34场演出的巡演纪录,并在新加坡、印尼连续演出之后,9月23日晚,70人的《千手观音》舞团又应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之邀来台开启宝岛巡演之旅,这不仅是太原的艺术院团首次赴台巡演,更是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一件盛事。
本次赴台湾巡演的首站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大觉堂,在这里要举行三场演出,此后在台中中兴大学礼堂、台北中山纪念堂各举行一场演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演出还邀请了台南应用科技大学舞蹈系168位学生参与,这也开创了大陆艺术院团与台湾艺术院校合作巡演的先河。
张继钢历时7年倾力创作的大型原创音画舞剧《千手观音》,集结了国内外舞台艺术领域一线艺术家,在音乐、编舞、舞美等方面独辟蹊径进行尝试和探索,全剧用精妙的肢体语言和大爱无形的感召力量,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
该剧不同于传统舞剧以场幕划分结构,《千手观音》采用了一种全新的阐述方式,用12首澄净的颂歌将全剧划分成12个意境深邃的段落,梵音弦乐、晨钟暮鼓之中,12段惊绝的舞蹈逐一为观众铺展开12幅臻美的画卷,彼此独立又层层推进,演绎了乐善好施的三公主为救父王请命寻莲,历经千辛万苦终得莲花,为了解救苍生脱离苦海,毅然献出与自己血脉相通的莲花,最终涅槃成佛的古老传说。
23日晚的演出美轮美奂,精彩至极,虽然省去了常规舞台大型LED辅助墙等道具,但舞台上的朵朵莲花,呼应大觉堂上空巨大的莲花灯、祥云,再配合礼堂中央的360度外投式环形巨幅纱幕投影效果,一切浑然天成,引来观众席上的阵阵惊叹。
也许是因为在佛教圣地演出,承载着特别意义的《千手观音》舞团此次在佛光山也受到了特别的礼遇。很多人早早听说舞团即将来演出的消息,关切着每一位演员的生活起居,引领演员们去参观观音的造像、讲述观音的故事,为她们激发灵感。演员们连夜刻苦排练时,他们更是贴心地准备好点心、饮料,还破例晚关宿舍门,在住地等候晚归的团员回家。当晚的演出中,观众们更是奉献了最为热烈的掌声和热情,谢幕时间创纪录地持续了20分钟。
演出时,坐在记者旁边的是一位佛光山的志愿者,她叫毛延伟,祖籍河南,嫁到台湾18年,后来在佛光山做园艺工。她早在一年前就听说了《千手观音》要来演出的消息,一直期盼着。整个演出中,她都对太原舞蹈团的演出赞叹有加,高潮时,她用力鼓掌,“天地之爱”的高难度托举上演时,她和所有观众都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叹声。最后谢幕时刻,她激动地说:“太棒了,太棒了!”
演出结束后,太原舞蹈团团长告诉记者,这样的演出场面令他们感动,而这也坚定了他们圆满完成这次台湾巡演的决心。
花絮
晚上7点半的演出下午5点就来排队
《千手观音》的魅力有多大?从排队的队伍上就可以看出来。23日的首演在晚上7点半开始,而排队的人潮从下午5点就开始出现。虽然排队进行了两个半小时,但记者看到大觉堂外的秩序非常好,大家或者默默欣赏手中的《千手观音》宣传页,或低声交流对这部剧的期盼。当舞团工作人员出现时,大家立刻热情询问演员的准备情况,并要求转达对团员连日辛苦排练的问候。
谢幕掌声持续了20分钟
幕帘缓缓落下,又缓缓升起,三公主端坐在一片光束里,落幕时刻的场景又回到开场的场景。这时候,第一批演员缓缓返场,观众知道是该和这部舞剧道别的时刻了,掌声随之而起。观众缓缓起身,无一人离开,掌声持续了20分钟,并且从未间断。后来据几位主演回忆,这是这部剧在世界各地演出以来掌声持续时间最长、热烈程度最高的一次。
谢幕后,观众仍旧依依不舍,主创团队只好来到剧场外一层大厅与观众见面、合影并致谢,而观众们纷纷送上祝福的吉祥物和吉祥语。
“三公主”的平静和“童子”的眼泪
扮演三公主的薄玉洁,是整个舞剧的女一号,这个长得慈眉善目的女孩子在现场收获了最多的掌声。而此次台湾行,她还收获了台湾媒体前期采访时这样的赞许:“和影星周迅有几分神似的薄玉洁,气质出众,言谈间散发着诚恳的气息。”
22日的彩排从早晨进行到半夜,23日除了正式彩排、演出,还有上午临时加演的一场小演出。23日下午带妆彩排结束后,“三公主”有些累了,歪在台下座椅上的她,和记者搭着话:“因为是圆形场地,没有舞台的概念,场子比平时大了三分之二,跑得多了不少。”但她觉得这次在佛光山的演出却异常让人心静:“不像其他舞台那么紧张,觉得不是跳舞,而是在表现观音的经历。”当晚首场演出结束,收获了最热烈的掌声后,薄玉洁反而一扫疲惫,“以前是希望听到观众平静的呼吸,而这次却是听到了自己更平静的呼吸,真的不累!”
男一号童子的扮演者程帅,在演出后似乎仍在戏里:“以前演跳火海拯救众生的一幕时,并没有特别不平静,但今天不知怎么就哭了,一直停不下来,特别心疼三公主为众生牺牲自己,仿佛自己真的变成了童子。这次演出太特别了!”这时一旁的“三公主”补充道:“的确是,他抱着我的时候,我听到他一直在抽泣。”
幕后
星云大师促成《千手观音》赴台演出
2013年,星云大师应邀到太原美术馆举办“一笔字书法展”,当时曾听人介绍太原舞蹈团有一部舞剧叫《千手观音》,他表现出很大兴趣,但因为日程关系,并没有看到演出。后来星云大师发出邀请,希望《千手观音》能到佛光山演出。这也促成了这次民间文化交流的机会。
2014年6月,为落实演出事宜,太原舞蹈团团长韩林等人专程赴台湾,在宣传《千手观音》的过程中打动了不少爱心人士,《千手观音》台湾巡演5场的日程就此敲定,太原舞蹈团也由此成为太原艺术院团台湾巡演的第一团。
台南168位学生欣然加盟
本次太原舞蹈团派出了70人的巡演版阵容,其中包括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舞蹈系的17名学生。此前在台湾打前站落实演出方案时,正巧有两位台湾人士曾在上海城市艺术节上看过300人的完整版《千手观音》舞剧,非常期待。于是,他们灵机一动,为了减少人员成本,想到与台湾高校合作,最终选定台南应用科技大学舞蹈系。
接到合作邀请的台南应用科技大学表现得非常热忱,并认为能与大陆艺术院团合作演出《千手观音》是自己的殊荣,于是在暑假期间落实好演员,并在开学后开启一周的集训。最终这168位演员的舞蹈呈现在 《千手观音》最后一幕《千手千眼》中,场面恢弘震撼,这一合作也传递出浓浓的同胞情谊。
大觉堂圆形场地充满挑战
因为大觉堂并非正式的剧场,没有舞台,是一座四面观众环绕的礼堂,四面有门。因此之前的镜框式舞台演出显然不能满足这个剧场的需要,为了最大化地利用好这个舞台,并尽可能完美地呈现演出,太原舞蹈团在正式演出前一天,对整个舞剧的出场方式、节奏进行了调整,全体演职员为此排练了整整一天。
即使是这样,仍有各种问题不断出现,比如消防通道的灯光影响剧情,根据台湾的消防法规规定,所有剧场的消防指示灯必须长明,但《千手观音》中有几幕的表演完全要借助黑暗环境下的光影效果,一有灯立刻穿帮。后来几经协调,舞台两侧的两盏消防灯光被适当调暗,同时增加其他安全提示方式。
为了用好大觉堂的中央升降舞台,主演薄玉洁和程帅的“史上最难托举”(《天地之爱》一幕中经典舞段)以及一系列动作要在这个直径不足五米的圆形上升舞台上完成,因为这个动作是要表现“人神之爱”,男女演员不能有多余的身体接触,女主角只能一脚钩住男主角的后颈,另一脚立在男主角的大腿上。在完成这个舞蹈动作时,女主角脸冲天,眼睛不能向下看,男主角的眼睛则被女主角身体遮挡也无法看地面,要在上升舞台完成这个动作非常危险,稍微偏台后果不堪设想。直到演出前,两人为此一遍遍地练习,最终这个舞段的精彩演绎赢得了观众最真诚的赞叹!
本报特派高雄记者 范璐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