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省级媒体省级媒体

太原城乡居民低保标准每人每月提高25元

来源:山西晚报 作者:王也 发布时间:2014/11/4 15:22:39

    记者走访调查,每个月“涨”的25元,低保户拿来做什么了

    11月3日早上,万柏林区低保居民老刘(化名)家里,外出买菜的他一进屋,就把满满一袋子土豆和白菜放在地上,还有两大捆葱。他告诉记者今天买菜总共花了约90元,这个月多发的25元低保金正好能多买些冬储菜。

   从今年第四季度起,太原市城乡居民低保标准每人每月提高25元,万柏林区城乡居民低保由455元提高到480元。该区的城市低保户共有2994户、4709人,农村低保户共有3378户、5894人,本次城乡低保金提标需增加资金79万多元,万柏林区财政局已将今年城乡低保所需资金筹措完毕,在10月底全部按照新标准执行并且发放到位了。

   记者在该区走访了3户低保居民,采访了解增长的25元都能做些啥?

8岁妞妞:妈妈花17元给她买了暖手宝

在官地社区里,8岁的妞妞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姑娘,妞妞的爸爸由于误入歧途正在服刑,妞妞的妈妈体弱多病,娘俩一直靠低保金和亲友的接济维持基本生活。“这两天风大,孩子在家写作业的时候老说手冷,外面地摊上的那种露出手指头的暖手宝要20块钱,我和人家搞了搞价,17块钱买的,孩子正好能用上。”说起新增低保金的用处,妞妞的妈妈不假思索地说起这件事。

   平日里,每个月的钱先得考虑买药,家庭支出必须精打细算。比如用水,洗脸水再洗手最后冲厕,吃肉的时间间隔延长了,叶类蔬菜减少了……不过妞妞每天一个鸡蛋、一袋奶是花销中必不可少的。

   妞妞妈妈说,低保金涨了一些,家里就能添置个别小物件了。说起这个,妞妞妈妈很是高兴。

71岁的史老太:打算给家里买些肉

得知低保标准提高的消息后,官地社区里71岁的低保居民史老太,还特意跑到社区办公室问了一次。回家后,老人还把社区给的通知文件逐字逐句地看了好几遍。见到记者,老人高兴地说:“25块钱虽然不多,我也很知足了,说明政府还惦记我们了。”史老太笑着说:“这些钱,算计好了花的话,够两天的饭钱呢。”

   由于生活不宽裕,史老太总结出一个硬性法则,那就是“无论菜价怎么涨,每天就拿出10块钱来吃饭。”

   对于史老太来说,用10块钱解决一天的温饱似乎是件奢侈的事情。“原先一块豆腐两块钱,现在涨了5毛,那我就分两天吃。炖豆腐时放点儿腌制过的雪里蕻,咸淡也有了。这样下来,有时一天还能省下几块钱,万一遇到头疼脑热的,还能买个药吃。”史老太告诉记者。

   家里要准备冬储菜了,史老太发现,几毛钱一斤的白菜和大葱翻着番儿地涨价。她指着门前地上晾着的大白菜对记者说:“这些菜不是买的,是用劳动换来的。”原来,在附近的早市上,凡是有卖菜的,史老太都主动去帮忙,有时人手不够,还帮着照看。一来二去,卖菜的临走前都会送一些白菜给她。这些劳动所得换来的大白菜加上又多出的25块钱低保金,史老太说她打算买些肉回来。

68岁的老刘:新增的钱够3天的菜钱

老刘今年68岁,在五四社区里看自行车棚,4年来一直靠着每月的低保金和微薄收入维持生活。他的“家”,就在小区自行车棚对面一间小小的屋子里。他告诉记者,住在这儿不收房钱,但是要买蜂窝煤取暖、付水电费,每个月也要100多元。“看自行车的活儿大不如从前了。”老刘站在小屋门口喃喃地说着,“条件好的都不骑自行车,改开小轿车了,头几年一到晚上车棚里满满的,现在空了一少半,一个季度收的钱还不到1500块钱。要是没注意弄丢一辆车,一个月都不够赔的。”老刘告诉记者,低保金除了他跟孩子的吃喝,剩下的就是买生活必需品了。

   老刘给自己算了一笔账,新增的25块钱够3天的菜钱,如果不买菜,就会给两个女儿改善改善伙食。“娃娃们上学的生活费是我们家每天最大的一笔开销。”他说,女儿上高中、学习累,还正在长身体,如果早饭不吃的话,中午起码还可以给她们吃个带肉的饭。

   低保金又涨了,老刘买的冬储菜也比预计的多了,想到这些,老刘高兴地笑了。

  这是今年以来第二次上调

   万柏林区低保中心工作人员曹丽丽告诉记者,这次上调低保金标准,是今年以来的第二次,居民低保已经从年初的430块钱提高到现在的480块钱。曹丽丽介绍说,第一次提高标准是在今年4月份,当时居民的低保就增加到了455元,现在再次增加,也减少了物价上涨对这些低保户的影响。“居民低保增长标准,每年大概为7%,今年就给居民连续提高了,虽超出了基本要求,也是多给居民一些关照。”曹丽丽说。

本报记者 吴学强

○特别档案

太原市城乡低保标准5年提高9次

太原市从1997年开始实施低保制度以来,城乡低保标准不断提高,仅2010年至今的5年时间,城乡低保标准就提高过9次。目前,城市低保标准最高达到了480元。

   太原市从1997年开始实施城市低保制度,2005年开始实施农村低保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了提高低保对象的生活水平,城乡低保标准也在不断提高,有时一年中会提高两次标准。

   截至今年10月,太原市城市低保标准:六城区为480元、古交市476元、清徐县476元、阳曲县450元、娄烦县428元;太原市农村低保标准: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万柏林区为480元、尖草坪区、晋源区、古交市为298元、清徐县353元、阳曲县、娄烦县为268元。

   2010年至今5年时间,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过9次。其中城市低保:2014年提标50元,2013年提标70元,2012年提标30元,2011年提标28元,2010年提标20元;农村低保:2014年,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万柏林区提标50元,尖草坪区、晋源区、古交市、阳曲县、娄烦县提标22元,清徐县提标27元;2013年,迎泽区、万柏林区提标70元,小店区、杏花岭区提标168元,尖草坪区、晋源区、古交市、阳曲县、娄烦县、清徐县提标64元;2012年,迎泽区提标30元,万柏林区提标120元,小店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晋源区、古交市、阳曲县、娄烦县、清徐县提标22元;2011年,迎泽区提标115元,万柏林区、小店区、杏花岭区、清徐县提标105元,尖草坪区、晋源区提标55元,古交市、阳曲县、娄烦县提标25元;2010年,迎泽区提标85元,小店区、杏花岭区、万柏林区、尖草坪区、晋源区、古交市、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提标15元。


本报记者 王也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