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省级媒体省级媒体

迎泽区“爱驻夕阳”首场慈善拍卖会昨日举行

来源:山西晚报 作者:马继玲 寇 宁 发布时间:2014/12/29 10:21:50


88个物件拍得18360元



拍卖会现场



看到喜欢的拍品,大家争相竞拍



画家现场作画参加义拍


    本报12月28日讯 今日上午,迎泽区“爱驻夕阳”慈善拍卖会在迎泽区文体中心举行。这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拍卖会,拍品全部来自爱心人士捐献,这种方式的慈善拍卖活动在太原还是首次。两个小时的慈善拍卖会上,共有88个物件拍得18360元,这些善款将全部用于救助孤寡、空巢和独居的贫困老人。

   本次活动由迎泽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广新局、区民政局、区文联联合主办,迎泽区慈善会承办,山西锐涛拍卖有限公司等联合协办。活动共征集到捐献物品229件,将分两次进行义拍,本次为第一次拍卖会,不管是1元起价的小物件,还是百元起价的名家书画作品,价格一次次被竞价者推向新高。12月24日本报27版刊发“拍卖的是物件,捐献的是时光”,报道了这场“爱驻夕阳”慈善拍卖会的前期情况。今天上午拍卖会正式“起拍”,二百多名竞价者积极参与,热度超出主办方预料。

   竞价者多是瞅准目标来的,单兵作战的,拍完即走;组团前来的,势在必得。在拍到第66件拍品——书法《礼记礼运篇》时,气氛热烈。现场展示的这件拍品,宽46厘米、长133厘米,起价300元。拍卖师动情地朗读了《礼记礼运篇》后说:“这件拍品的作者李瑞,曾在柳巷街道工作,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研究生,曾目睹贫困老人的生活困难,因此为本次助老活动创作了这幅作品。老有所终,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一份爱的角逐!”话音一落,开拍不到十秒,该幅作品就被推到了800元,两名竞拍者继续交替叫价。最后,郝先生以1000元的价格竞拍成功。

   竞拍现场,南侧第四排、由6人组成的111号竞价人非常引人注目。他们瞄准了1元起价的老物件,频频举牌,两个小时内拍得方桌、绣花鞋垫、陶制工艺品等8个物件。最后,他们攥在手里的成交确认单,成为各家媒体争相拍摄的对象。

   本场慈善拍卖会的拍品之最是书法《浪淘沙苏轼》,作者郭诚文是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京津晋书画院院长。拍品起价1000元,不到5秒钟就花落30号,竞拍者以1400元拍得,成为本场拍卖会的最高价。

   首场“爱驻夕阳”慈善拍卖会上拍品共119件。至竞拍结束,成交88件,流拍31件,最后成交金额为18360元。其中,善款现场结清16900元,其他善款需要竞拍人7天内交款提取拍品。

   1元起拍的拍品全部拍出,流拍的有100元至300元起价不等的国画书法、摄影类作品。拍卖所得款项将直接收入迎泽区慈善会的账户,用于专项救助孤寡、空巢、独居贫困老人。

   此外,拍卖会结束后,将在保护受助者隐私的前提下,邀请捐赠者和成功竞买者到贫困老人家慰问,送上本次募捐的善款,或者参与直接救助活动。

  ○历历在目

    竞拍的是物件传递的是爱心

    1 第一件拍品是签字笔280元成交

“先生们,女士们,我是本次的拍卖师!本次拍品价值并不一定很高,但献出的肯定都是爱心。”拍卖师的开场白,为当天的拍卖会传递出了融融暖意。

   第一件拍品是一支精美的签字笔,起价1元钱。位于活动现场最前方,设置有一个大屏幕,上面显示出拍品的特写照片。“签字笔,1元起价!”拍卖师话音未落,有人口头报价20元,紧接着一男士追价至50元。60元、80元、120元、240元……三五人紧咬着对方,最终8号竞拍者以280元的价格成交。

   8号竞拍者名叫刘旭斌,来自一家老年用品公司,开场便拍得首个物件。他说,自己从事的工作就是为老年人服务,参加慈善拍卖会,希望帮助更多的老人。

   签字笔的捐赠者王先生也在现场,坐在第一排,手里也攥着一个竞买号牌。他一人就捐赠了5件物品:木雕红象、高档签字笔、宁夏贺兰石笔筒、宁夏贺兰石笔洗、水晶印章料,全部都是1元起价。王先生的竞买号牌在现场也非常活跃,特别是每当拍品遇上短暂的小冷场时,他总会举起来“救场”,最后他拍得了电脑语音验钞机等物件。

  2 心理咨询师团队现场拍了8个物件

在竞价现场,111号很引人注目,频频举牌,两个小时拍得方桌、绣花鞋垫、陶制工艺品等8个物件。其中,老物件方桌起价是1元,举牌竞价的有十来人,最终35号和111号咬得很紧。

   111号位于南侧第四排,举牌的是一位中年男性,周围还有5名同伴。竞拍时他们彼此不说一句话,神情很坚定,对拍品似乎志在必得。在竞拍方桌时,111号频频举牌,最终以80元成功拍得方桌。随后,举牌的中年男性还拍得了三副绣花鞋垫等小物件。其实,这位中年男性也是本场拍卖会的拍品捐献者,他叫赵文清,捐献了吕洞宾的百字碑拓本。

   赵文清的手里有一沓子粉色成交确认单。赵文清说,他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其他5名心理咨询师。大家每个人都有相中的小物件,比如方桌的拍得者,因为临时有事先走了,可临走前留下了话儿“一定帮忙拍到方桌”。“我们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的就是给老人送去一份关爱!”赵文清说。

  3 书法《礼记礼运篇》拍了1000元老人留下拍得者照片

  “孩子!你的书法作品拍了1000元!”一位老先生接起电话激动地说。原来,他是66号拍品、书法《礼记礼运篇》作者李瑞的爸爸。

   看到竞拍结果,老人显得很激动,急着向26岁的女儿李瑞讲述拍卖现场情况。有两名竞买人看上了她的书法作品,从起价300元一直追到1000元。老人还说,他找到了成交人,和人家说了“谢谢你”,还拍了这位好心人的一张照片做留念,回家就传给李瑞。

   李瑞曾经是柳巷街道铁匠巷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现在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读研究生。她说,得知本次活动后,她用了半个月时间,写出《礼记礼运篇》,作品中的每一个字都包含了她的感情,希望能帮助需要帮助的老人。她曾经负责过基层的老龄工作,知道贫困老人生活的不易,也惦记着这些老人。

   参与竞拍书法《礼记礼运篇》的是22号郝先生和108号李女士。郝先生单兵作战,拍完即走。李女士也是场上的活跃竞拍人之一,也是李瑞曾经的同事。此前,她把本次活动预告转发到微信朋友圈,李瑞看到了,打电话询问后,将作品快递回来。李女士说,她和捐献者李瑞的心情一样,参与竞拍是想要帮助老人。对这幅书法作品,她也有更多的情怀。

  ○口口相传

    不收佣金的爱心拍卖

一场慈善拍卖会,专业的拍卖机构志愿协助操办,两名拍卖师先后上场主持,相比于其他拍卖会来说,它显得与众不同:无需支付佣金、服务费、流拍费等等,相当于“零”门槛、最接地气的一场拍卖会,人人都可以举牌竞拍自己喜爱的物件,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在现场,山西锐涛拍卖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免收任何费用就是要响应本次慈善义拍的宗旨。首次慈善拍卖会中,有29件物品均为1元钱起拍,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竞拍,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人人奉献一些,就能让老年人生活得更好一些。

   本次拍卖会为自由竞价拍卖模式,采取增价竞价方式。未口头报价的举牌视为增价10元,拍卖师还会根据现场情况调整竞价阶梯。拍卖师落槌即为有效成交,买受人当场签署一份《成交确认书》,并凭《成交确认书》到现场结清所竞买拍品款项后,领取标的。

   此外,竞买人到场后,手持身份证现场填写竞买登记表,预付100元的竞买保证金,办理竞买登记手续,领取号牌后参与竞拍。在拍卖会结束后全额退还保证金。

   来自新建路一社区的两位居民说,她们头一次参加拍卖会,计划好了,左邻右舍凑一起,编织十字绣、绣鞋垫、打毛衣,尽己所能捐献拍品,也想凑一份子帮帮贫困老人。

   迎泽区慈善会工作人员说,本次流拍的31件物品,不少为名家精品创作,也有部分社区居民作品,不管哪一件,慈善会都会力争让每一份爱心散发芳香,流拍物件还会继续在随后的慈善拍卖会“亮相”,直到让爱心物品变成爱心善款。



采写本报记者 马继玲 摄影本报记者 寇 宁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