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学为啥老是堵得一塌糊涂 教育行政干部校门口蹲点摸底
3月23日,太原市教育局启动“文明出行,遵守交规”专项行动,全面“会诊”城区学校交通出行“顽疾”。根据安排,即日起到4月5日之前,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干部到学校蹲点,保障学生出行安全同时,了解清楚所负责学校目前在交通出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交通硬件设施方面有什么需要改善的地方。
专项行动第一天,本报记者随同太原市教育局负责人对城区三所学校上学时间交通情况进行了探访。
1 现场
学校将安全“触角”延伸到校外
7时10分,太原市迎泽区青年路小学。执勤老师在校门口摆放了隔离墩,保安将校门打开,为学生到来做最后的准备。与以往不同的是,校门口多了两位戴着黄色袖标的执勤人员,他们是太原市教育局安排的蹲点负责人。
青年路小学位于邮电后街,经过几年发展,周围高楼林立,道路两侧停满了车辆。“这都是周边小区的车辆,院子里停不下,只能停到这里。”学校负责人介绍,到了送学生高峰期,这条路上会排起汽车“长龙”。这时,负责护学岗的交警也到了,发现一辆车没有进入停车位,随意停在路边,他赶紧上前处理。
7时30分,学生们逐渐多了起来,学生头戴小黄帽,很自觉地走在人行道上,每隔五米有执勤老师和家长志愿者在维持秩序。机动车道上也热闹起来,途经车辆走走停停,在交警的指挥下还可以顺利通行。7时40分,道路通畅度下降,开始出现拥堵。送完孩子驶离的车辆、周边居民上班的车辆、停靠路边要走的车辆堵在一起,交警忙得来回跑指挥交通,尽量维持道路畅通。“每天基本到这个时间点会拥堵一会儿。如果有一些车不文明出行,拥堵会更严重。”执勤交警介绍。
“每天妈妈开车把我放在路口,我自己走进学校,步行这一段有老师护送,妈妈也比较放心。”六年级学生的李慧告诉记者,不过一些低年级学生的家长会把孩子一直送到校门口,才会放心离开。
并州路上一条机动车道几乎被为送孩子而停放的车辆占领,“这确实是实际情况,在上下学高峰期起码有一条机动车道得让家长停放车辆。”太原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王毅介绍,每个学校都安排了护学岗,保障师生出行安全同时维持交通秩序。这次和教育局联合对各学校交通出行进行摸底,为的就是想办法进一步改善学校周边交通状况。他呼吁家长们能文明出行,这样既能让学校周边有一个良好的交通秩序,也能让孩子们的出行更加安全。
“从校门口到两个路口的二十多米都有老师或者家长志愿者来维持秩序,尽量不让孩子们横穿马路,或者尽可能避免其他危险的不文明行为,尽快让孩子们进入学校。”青年路小学孙晓青校长介绍,校门口东侧有一个地下停车库出入口,每天在那里会专门有老师指挥,保证出入车辆不会伤到学生。学校也和该小区物业进行了沟通,对方也很愿意配合。进入学校之后,通过班会、队会等形式教孩子们文明出行的知识,不仅要让孩子们懂得保护自己,而且也会让孩子们和父母进行交流,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让孩子劝止家长不文明出行。
太原市教育局局长马兆兴表示,以前一些人认为,学校只负责校门以内的安全和文明,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学生的安全要靠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方面一起努力。根据青年路小学实际察看可以发现,学校已经把“触角”延伸到校外来保障孩子们的安全。其实,很多学校也用类似办法来保护好自己的学生,比如分散接送点、老师执勤、家长参与等等。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太原五中、大营盘小学。三所学校都为学生的安全出行提出建议。青年路小学提出的建议是,能否在上下学高峰时段,路中间设置隔离栏;太原五中建议校门口能否画黄色网格线禁停;大营盘小学建议,学校两侧五十米禁停。对此,太原市教育局将和太原市交警部门协商,进行联合讨论,尽量来完善学校周边硬件交通设施。
除了硬件完善,学校也想尽办法在“软件”上下工夫,大营盘小学“家教共育”很有知名度,其特意将文明出行、遵守交规的内容加入其中,学校教孩子,孩子教父母,父母做表率,而且专门为此编写了《交通安全三字歌》。
2 举措
摸底城区所有中小学校督导学校文明出行教育的落实情况
“城区所有中小学校我们将一个一个过,蹲点学校负责人要有一个书面分析报告。” 马兆兴介绍,这次“文明出行,遵守交规”专项行动就是要通过实际摸底,最大程度地改善学校周边的交通出行情况。
根据规定,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每日上午7点15分到达所负责学校,到学生完全进校,上午工作结束;每天下午学生放学前5分钟到达学校门口,至集中放学的学生离校,下午工作结束。要求佩戴袖标,负责督导学校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文明出行教育的落实情况,学校保障学生上下学期间交通安全、文明出行措施的落实情况。“我们将会与交警部门紧密配合,将收集到的各学校情况进行讨论看是否可行。”马兆兴表示,今后还会将学生家长文明出行纳入到学校年终考核当中,比如,家长接送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不文明行车,被交警查处,那么该学生所在学校将被记录在案,年终考核不能评优。当然,这需要和交警部门相互配合。“学校要尽到对学生安全文明出行教育的职责,教会孩子,也要让家长做出榜样。”
3 分析
改善学校周边出行软硬件都得跟上
太原市学校周边出行情况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哪里有学校,哪里就成为城市交通的堵点。这样的现状很多城市都存在。
记者今日走访的学校中,青年路小学在校生2000多人,大营盘小学1300多人,这么多学生在上下学高峰期同时进出让学校周边成为车辆聚集点。另外,学校位于城市主干道附近,交通情况本就不乐观,不文明出行导致本来不畅的交通更加难行。家长有苦衷,可以理解,但是因为一次失误造成对学生的伤害那就太不值了。
改善上下学期间交通状况,软件硬件都得下工夫。学校周边交通设施是硬件,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小店区学校完善硬件交通设施意见有四类,单行、禁停、架设人行天桥和校门口画设黄色禁停网格线。但这些建议需要交管部门结合周边交通状况来最后确定。软件方面需要做得更多。整个社会对文明出行认知度的提高,家长接送学生能够遵守交通规则,学校周边社区、单位能够多考虑孩子出行,学校将安全知识确确实实地教会学生……软件硬件都跟上了,学校出行将会有较大改善。
链接
太原市教育局向全市中小学生发出“文明出行遵守交规”倡议书
3月是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月,22日,太原市教育局向全市中小学生发出 “文明出行遵守交规”倡议书,倡议同学们:
1、牢固树立安全行路观念,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服从交警指挥,按照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行车、走路。
2、坚持做到行人走人行道,过马路走斑马线,不闯红灯、不乱穿道路、不在道路上嬉闹玩耍。
3、坚持做到骑车走自行车道,不逆行、不双手离把、不互相追逐、不扶身并行、不突然猛拐;骑车时不载人、不戴耳机听音乐。
4、坚持做到乘坐公交车排队上车,不在车厢内随意丢弃杂物,不向车外乱扔杂物,主动为老弱病残孕让座。
5、坚持做到在校门前下车,推车进校,服从学校管理人员的指挥,按学校规定有序整齐停放,确保校园道路畅通。
6、当家人驾车接送上下学时,请告诉他们规范停车,即停即走,避免造成拥堵,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共同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7、积极参加交通安全社会公益活动,主动宣传交通安全法规。
本报记者 王冠兴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