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最新信息最新信息

学府公园千燕翔 莫非,此处碧水引燕来?

来源:山西晚报 作者:姬仙果 发布时间:2015/4/16 9:21:00


    学府公园里,游人头顶上时不时有燕子在嬉戏 图片由网友“醉卧桃源”提供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连日来,春寒料峭,省城学府公园内,成群的燕子翻飞盘旋,周边居民连连感叹“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多燕子”,特别是清明时,穿梭的燕子最多时达到了上千只。


    昨天一大早,记者赶到学府公园,园内不大,湖水、小桥、垂柳、随处可见刻有国学的竹简形地灯,让公园多了灵秀之气。迎面头顶上三三两两嬉戏、鸣唱的燕子,让记者欣喜不已。


    走到湖面,记者看到十多只小燕子忽高忽低来回掠过,一会儿临水低飞,一会儿凌空而起,冲向高空,急转、俯冲、悬停,姿态美极了。岸边、草坪,也有飞累的燕子在歇脚,一有行人经过,马上警觉地扇翅飞起。“燕子可多了,今天不算啥。清明前一天下午5点半左右,我听到第一声燕鸣,还举着手机拍了近半个小时,拍下了今年南来的新燕。”一位老园林工人热情地说。


    每天他工作之余,看着燕子时而贴水飞翔,时而欢歌起舞,特别美好。燕子和人类最亲近,而且特别聪明神奇,但凡落户筑巢的屋檐,绝对选择的是和善人家,如果家里常常吵闹或者有小孩淘气,燕子就会飞走。赏家燕,不仅赏燕形、飞翔姿势,还要赏燕语,听的是双燕欢唱,暮色里,是窃窃低喃,有了雏燕,又增添了喧欢。


    游客陈先生路过,眉飞色舞地向记者讲起了他看到的燕子:大前天,可能因为变天,燕子特别多,草坪上、湖面上成团成团的燕子,飞得很低,就是半人高、一人高那个程度。燕子也不怕游人,在人身边来回穿梭,多得足有上千只,好像一伸手就能抓住。


    今年的燕子为什么比往年都多?老园林工人认为,燕子喜食空中的小飞虫,有水的地方飞虫多,所以,多集中在湖边。学府公园去年刚对中心湖进行了水质改造,今年湖水格外清澈,燕子在高空,肯定一眼就被这处碧水吸引了。


    延伸采访


    如今都市你还能看到燕子窝吗?


    有人问,公园里这么多燕子,它们的窝在哪儿呢?有的说:“到周边的村子里去看看,肯定能看到。”


    住在坞城村的陈先生年近七旬了,他回忆说,以前,坞城村家家户户还是平房院时,燕子窝确实多,他们家就有,很多年,燕子年年来。他还记得,一到五六月份,燕子孵蛋前,就开始衔泥垒窝,不久,小雏燕就啾啾地从窝里探出小脑袋了。现在,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院子都没有了,燕子窝越来越少,不过,有的人家还是有的。


    燕子南来,它从哪个“南”来?


    这一问题,不少网友也提出来。一位河南网友说:小时候我捉住我家的两只小燕子,在纸条上写好我家地址,用胶布粘裹在小燕子的腿上。到了第二年春天,归来的小燕子腿上换了纸条,取下来一看,上面写着看不懂的文字。有网友跟帖说,国内的燕子大部分要飞到非洲撒哈拉以南越冬。


    这个帖子的真实性记者无法核实,关于燕子南去哪里,记者又咨询了山西省林业厅、太原市林业局,但都没有找到专业人员能给予解释。


    网上的综合答案是,鸟类学家研究查明,燕子越冬期间,到纬度较低的地区越冬,因为那里还有飞虫可供捕食。不同的燕子,越冬地也不相同,最北的是在我国华南和海南,最南的可以到达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不仅遍及东南亚,而且远达澳洲北部。每年2月初它们飞返我国广东,3月初至福建、江西,中旬就到了长江下游,4月初飞抵黄河流域,北京可以在4月底前见到燕子。秋燕南飞,一般始于8月,终于10月。


    动物学家统计,老燕回旧巢率为47.4%,头年幼燕回巢率为16%。所以,每当燕子飞回来时,人们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据介绍,燕子的平均寿命是11年。


  (记者 姬仙果)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