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相对海拔较高,春季回温较缓,3月份很多地方土壤还未解冻
草长莺飞,正是植树好时节。最近,不断有市民致电本报,咨询种树的一些情况。“植树节是3月12日,但为啥咱太原市的植树高峰期出现在4月?”“听说现在流行认养树木,具备什么条件可以认养呢?”“在太原植树都有哪些树种?可以去哪些地方植树?”
4月14日,记者专访了太原市园林局的相关专家,寻求权威解答。
太原3月份不适合苗木栽植
3月12日是全国义务植树节。在太原,每年3月初,园林部门的热线电话就开始忙碌起来。不少市民担心错过植树时间,早早前来咨询。对此,太原市园林局绿化管理处的园艺专家郭佩英介绍,太原的植树活动一般安排在每年4月10日左右,即清明小长假后的一个周末,这与太原的海拔、气候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郭佩英介绍,太原市地处海拔800多米的汾河河谷平原上,相对海拔较高,受这一因素影响,春季回温较缓。从气象部门的统计数据来看,3月份的南方已经春意盎然,但太原很多地方土壤还未解冻,气温也还在0℃左右徘徊,并不适合苗木移种、栽植。为保证苗木的存活率,植树活动一般被安排在4月。
树种选择相对固定
在省城滨河东西路两旁,各种乔灌花木,层层叠叠,非常美丽。郭佩英介绍,近年来,太原城市绿地面积大幅增加,绿化覆盖率逐步提高。特别是从2013年起,伴随着不少道路的新建改造,太原市开建城市“绿道”。各条新建改造的主干道两旁都有大量的绿化带。
在树种的选择上,则相对固定,受到气候因素影响,太原市多以国槐、新疆杨、天目琼花、丁香、金银木、丛生榆叶梅、金钟连翘等这些耐寒、抗旱、习性强健的植物为主。
“家庭植树”渐成主力军
刘先生是一名“80后”父亲,今年,他和妻子带着4岁的儿子一起参加了植树活动,“平时家人很少有机会接触大自然,眼下春暖花开,一家人去种树,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增进家人感情。”据统计显示,这两年,像刘先生这样“全家出动”的植树家庭,逐渐成为每年植树活动的主力军。相较而言,年轻家长更加注重对孩子环保意识以及劳动能力的培养。
郭佩英介绍,近年来,象征着特殊意义的“纪念林”受到越来越多的市民青睐。在形式上,植树活动已从前些年单一的“义务植树”主题,过渡到富有人文情怀的个性化主题中,例如“合家欢乐林”“新婚纪念林”“生日林”“亲子林”等。
社会绿化效果理想
去年春天,家住矿机社区70岁的张先生带着儿孙在太原动物园种了一棵小树苗。“刚开始有热乎劲儿,还去看过几次。再后来,孩子们工作忙,也就把这件事忘了。”张先生说,树木生长最重要的是定时浇水施肥、悉心养护。自己没能亲自照料,也不知道小树长得怎么样了?采访中,记者发现,像张先生这样,对已经栽种的树苗无暇照料又心存担忧的市民不在少数。
4月15日,记者从太原动物园了解到,对于市民担心的后期养护问题,公园有专业的绿化人员进行定期浇水施肥。不仅如此,在树苗种植当天,绿化人员就已经为每一棵树苗“建档”。哪株入土太深需要重新拔植、哪株枝干需要扶正,工作人员心里都有数。郭佩英称,相对于传统的“专业绿化”,近年来,“社会绿化”渐趋成熟。从统计结果来看,义务性、自发性种植的树木成活率也都稳定保持在90%以上。可以说,社会绿化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想去植树 每年3月底至4月初报名
4月11日,2015年太原市纪念林植树活动在省城长风街东延小游园举行,来自全省的2000多名志愿者挥楸铲土,提壶浇灌,为初春的龙城播下一片新绿。
活动当天,志愿者早早来到现场领取植树工具,在园林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自己动手栽下一株株树木。当日上午10时许,园内一片忙碌,志愿者们有的挖坑,有的扶苗,现场一片热火朝天。据统计,活动当天,共有37家单位和180户家庭参与其中,共栽种国槐、丁香、连翘等1100株,比去年增长近30%。
太原市园林局工作人员介绍,这项大型纪念林植树活动始于2005年,此后每年举办一届,截至今年,活动累计植树14730株。
想去植树的,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报名呢?园林局工作人员介绍:“有栽种意愿的家庭和个人,可以在每年的3月底至4月初,留意园林局发布的报名公告,参加植树活动。栽种所需的器械由园林部门提供,每株苗木收取几十元的后期养护费用。”
本报记者 胡丽娜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