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最新信息最新信息

太原市上演别开生面生日宴 全家22位女眷齐穿旗袍祝寿

来源:山西晚报 作者:赵琴 发布时间:2015/5/12 8:57:00


全家22位女眷齐穿旗袍为90岁老寿星庆生全家人的旗袍秀,美翻了 摄影 记者寇宁


    5月初的一天,省城北大街一家饭店的宴会厅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宴,宴会的主角是90岁的杨双雨老寿星。


    与一般的生日宴不同,这家人没有请婚庆公司来大操大办,而是全家齐上阵,外孙女婿当司仪,曾孙们表演街舞、唱歌、琵琶独奏等才艺,每一辈还有代表讲话。


    生日宴最重头的演出是最后一个环节——旗袍秀,家族里从1岁到68岁的22位女性全部身穿剪裁别致、高贵典雅的旗袍,带着自家男士,在T台上展现着他们的风采。


    当穿旗袍的女士们全部出场后,整个宴会厅沸腾了。除了亲朋好友,就连饭店服务员和隔壁参加婚礼的宾客都为之惊叹,真诚地为她们送上了热烈的掌声。这一刻,坐在台下的杨双雨老人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她知道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儿孙们为她精心策划的,她很感动,也很满足。


    说起来,之所以要举办这样一场旗袍秀,是因为杨双雨老人珍藏了70年的一张照片,那是她19岁时和3个姐妹穿着旗袍的合影。老人经常念叨,说旗袍是最能体现东方女性美的服装,她们家的闺女们穿上旗袍一定好看。


    今年春节,儿孙们在家族微信群里商量着怎么给老人过寿,有人提到了旗袍秀这个点子,也算是满足老人的心愿,很快,便得到了全家人的响应。杨双雨老人一共有9个孩子,7个女儿,两个儿子,加上孙子辈和重孙辈的女性一共22位,这样老老少少的女人们穿上旗袍站在一起,绝对是震撼的场面。唯一的遗憾是,杨双雨老人年纪大了,背有些驼,而且考虑到生日当天的气温,旗袍不太适合她。


    从淘宝上定制,在实体店里购买,自打这旗袍秀的主意定了,全家人便忙活不停,张罗孩子排节目的,写讲话稿的,订饭店的,而生日宴的主角杨双雨老人也给自己安排了特别的任务——缝香包,她一共做了近两百只香包,说要给每一位参加她生日宴的亲朋,包括饭店的工作人员,也都收到了她的礼物。


    杨双雨老人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父母姑姑都读过书,而她自小也在女子学堂念书,四大名著早已经熟记于心。即使现在90岁的年纪,依然能记得《红楼梦》里四大家族的人物关系,只要随便提起这些书里任意一段,她都能熟练地把上下文故事连贯地讲出来。而且老人还做的一手好针线活,年轻的时候,家里所有儿孙的衣服鞋子都是她做的。后来不流行手工缝制的衣服,老人只要有空就会缝香包、做绣球,香包里面装着丁香、玫瑰、桂花、茉莉、肉蔻等香料,谁家生了小宝宝,老人就在香包里装驱蚊草挂在孩子床前,家族里十六七辆轿车,每辆车里都挂着杨双雨做的香包。“我们都喜欢奶奶做的香包,而且每天在家里在车里都能闻到它的香味,就像是奶奶在身边陪着一样,很温暖,很幸福。”长孙女闫亮说,他们这个家里一共40多口人,相处得非常和睦,全都依仗这位可爱的老人,她90岁眼睛不花、耳朵不聋,喜欢看书、看报、看新闻,很与时俱进,而且特别会聊天,能和不同辈分的孩子聊不同的话题。


    有一回,闫亮去看望奶奶,杨双雨老人突然提起太原要修地铁的事,而且还说可能会路过她家,就连站名有可能叫什么老人都说得清清楚楚。“那个消息,我当时都不知道,她比我还时髦呢。”闫亮说,奶奶不仅关注时事,在孝敬长辈和教育孩子方面也很有见地。


    “她经常劝我爸爸他们,年纪大了,就少干点活,一天干不完两天干,别累着自己。还对我们说,家里就是因为她在,显得我爸爸姑姑们还年轻,其实他们也老了,万一哪天奶奶她不在了,让我们一定好好孝敬父母。”闫亮的儿子今年6岁,杨双雨老人告诉闫亮,要学会听孩子说话,不要以为当了妈妈就什么都是对的,如果自己做错了,必须向孩子道歉。


    生日宴那天,杨双雨60岁的长子闫建荣发言时说,“当我在花甲之年时,回到家里还能叫一声妈,还有一个人时刻为我操心,这就是天赐之福。”他的话代表了全家人共同的感受,希望杨双雨老人永远健康长寿,是这一家子送给她最真挚的祝福。记者 赵琴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