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最新信息最新信息

爱的奉献——谨以此文献给太原动物园的管养职工们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李智兰 王焕伟 发布时间:2015/6/10 11:36:00

    太原动物园里风景如画



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饲养员井林林在工作中


  几次采访太原动物园杨引亮主任都被他婉言谢绝,拟好的采访提纲也多次被“枪毙”,难道是针对领导的内容太少所致,不对,恰恰是写领导以及领导班子“多”了所致,像这样的事情还确确实实不多见,杨主任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最好下去看看,到我们动物园最基层的地方去实地采访,多写一写我们一线的职工们。”

    带着这样的任务,在太原动物园宣传科黄晓宁科长的陪同下,我们上老虎山,下水禽湖,进百鸟园……奇异多姿的飞禽走兽,幽雅恬静的自然环境,布局独特的园林设计,使整个景区处处体现着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栖息环境氛围。我们憧憬着早早地看到这些美景的创造者,看看动物园职工是怎样在一线上勇于奉献、奋力拼搏,谱写出一个又一个可颂可扬的伟大而平凡的乐章……

  

  

    你的付出还那样多吗

  


    老实说,在采访动物园之前,对于多次光顾的太原动物园自认还是熟悉的,然而,当我们真正走进它的管理者、经营者、看护者才发现,我们所熟悉的只是如诗如画的美景和活泼可爱的动物,而这些光鲜背后,却闪亮着无私奉献的光环!他们貌不惊人,朴实无华,没有豪言壮语,甚至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有的只是无私无畏、默默奉献的精神与实践。这是怎样的一种代代相传的精神力量,让我们走近他们,体会他们对工作的激情,对动物事业的热爱,爱岗敬业、永不知倦的伟大人格魅力。

  

    (镜头一)

  

    井林林:太原动物园饲养科副科长

  

    旁人眼中的硬汉,动物眼中的“守护神”,家人眼中的工作狂。从1980年起,井林林就开始从事太原动物园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的饲养管理工作。人工育幼、尤其是人工养育猫科动物幼兽的健康成活一直是全国各个动物园都难以突破的技术瓶颈。2010年起,井林林主动承担起人工养育猫科动物幼兽这一技术难题。

    “它们半岁以前,大多都是在育幼室,两三个月的时候,还可以抱抱、摸摸,尤其是喂它喝奶的时候。”看着在自己手里一天天长大的小白虎,井林林特别高兴。这几只小白虎于2010年由一只白化孟加拉虎产下,但因虎妈妈因身体疲惫,全然不顾嗷嗷待哺的小白虎。井林林就把小白虎抱到办公室铺上柔软的毯子,垫上尿不湿。刚生下的小白虎不会自己排尿排便,一般情况下,须由母亲舔舐才能正常排尿排便,否则会憋死。井林林只能拿湿巾擦拭小白虎的屁股,帮助它们排尿排便,每次都弄的满手是粪便。为保证小白虎的营养,井林林买来狗奶粉与牛奶配比加热。深更半夜,井林林不能睡觉,喂奶时要在手上滴奶试温度。他说:“就像带自家娃娃,看见亲得很呢!”

    去年,井林林的妻子和母亲同时住院,井林林却因照顾幼兽顾不上照顾亲人。那段时间,井林林每天只能趁幼兽休息时才把它们托付给同事,然后去医院看望妻子和母亲。多年来,妻子对井林林的工作很是理解,从未有过一句怨言。

    在5年的动物人工育幼工作中,井林林共成功育幼美洲虎4只、东北虎2只、非洲狮4只、白化孟加拉虎8只。今年“五一”前夕,作为太原动物园饲养员的优秀代表,井林林荣获了省“五一”劳动奖章。

  

    (镜头二)

  

    车廷莲:太原动物园目前唯一的猛兽女饲养员

  

    今年49岁的车廷莲从1995年开始饲养金钱豹,19年来,胆大心细的她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照料着豹子,呵护着它们健康成长。每天上午,车廷莲来到豹馆的第一件事就是“查房”、清扫卫生,这项工作最危险,因为要进入豹子的活动区域。和所有猛兽一样,饲养员先打扫室外活动场,然后把豹子放出来,最后打扫“卧室”,并观察动物粪便和尿液。车师傅工作时特别小心,经过豹笼时,车师傅总会保持安全距离,哪怕豹子在笼子的另一头儿。她指着办公室墙上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要求说,这些都是用血换来的经验,猛兽饲养员一定要严格遵守。车师傅还经常趁着母豹子“外出”时,潜入“卧室”近距离观察豹子宝宝,而且要尽量不留下痕迹,以免母豹子发现后咬死“孩子”。

  

    (镜头三)

  

    郭茂堂:好脾气的亚洲象“保姆”

  

    五月的太原,天气特别好,烈日炎炎似火烧。生活在太原动物园的亚洲象“豆豆”和“赖赖”却乐不可支,每天一早就跑到室外晒个热辣辣的“日光浴”,却苦了大象饲养员郭师傅,为伺候好它们,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喂食、打扫、帮它们冲澡。因为天热,笼子里的粪便都结块粘在地上。郭师傅反复用水管冲,洗不掉的,再伏下身使劲用板刷来回刷洗。郭师傅说:“环境干净,它们才会吃得香!”“豆豆”和“赖赖”一天要吃上百公斤的草料,要排上百公斤的粪便。“大象食量很大,每天早上10时30分喂一次,晚上下半夜还要给它们添加夜草,有时会配些水果、茶叶,帮助它们消化,水一天供应五次左右。”郭师傅说:“时间长了,它们像是自己养的宠物,舍不得让它们饿了、冷了。”

  

    (镜头四)

  

    郝成林:兽中之王的“亲密伙伴”。

  

    下午4时,笔者乘坐虎园饲养员郝成林驾驶的一辆玻璃外面裹了层铁栅栏的投食车,驶入散养老虎的虎园。行至专门投食的地方,郝师傅把牛肉、羊肉投给老虎,老虎在铁栅栏上蹭来蹭去,发出“吐噜……吐噜……”的声音,向郝师傅表示亲热。为了提高观赏率,动物园新设了活物投喂项目,游客们购买的活鸡放在投食车车顶上,胆大的雄虎一见,纷纷往车上扑,开始抢食。游客坐在车内,与老虎亲密接触,体验野性的刺激。这样的体验却给饲养员带来不小的危险——有时,郝师傅需要走下车去,每次离开车的最远距离是5米,再远的话就会引得老虎攻击。“它们聪明得很,知道在这个距离内,即使它扑过来,我也会轻松回到车上,它要攻击,一定会等到我在无法快速回车的距离时开始。”

    老虎虽是猛兽,但只有它觉得你有危险,或惹它不高兴时,才会表现出攻击性。因此,如何判断老虎高兴与否,是饲养员的基本功。“最基本的是看眼神。”郝师傅说,老虎生气时眼睛会冒绿光,特别亮,脸上的毛会立起来。生气的原因很多,比如每到发情时,老虎的情绪特别不稳定,饲养员就要特别小心了。

    “这只不愿回笼,可能是发情了。”“这只最近吃得少,是不是肠胃不好?”说起老虎,郝师傅如数家珍。

  

    (镜头五)

  

    憨厚的黑猩猩“奶爸”杨爱文

  

    干一行,爱一行。见了杨师傅,我们才算明白这句俗话的真意。2009年2月份,太原动物园引进9只来自几内亚顽皮捣蛋的小黑猩猩。从那时起,杨师傅就和同事郑师傅、张师傅一起给黑猩猩们当上了“专职奶爸”。虽然每天的工作很有规律,但是“伺候”这些小祖宗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活。每天早上,杨师傅就开始了自己重复几年的工作,为9只黑猩猩清理大便、煮饭、喂饭、洗澡。从黑猩猩们初到动物园,他没事就用梳子给它们梳头、理毛,让它们过得舒舒服服的,还和它们做游戏,教它们招手、点头、打针,连打扫笼舍时也会给黑猩猩几把扫帚帮他扫地。今年还不到6岁的“老三”和“老四”姐弟两个,看见杨师傅最开心。杨师傅一来,就摸着它们的小肚子,“小肚子饿坏了吧?”说着,便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好吃的塞到它们的嘴里。这两个小家伙,就像杨师傅的儿子、女儿一样,希望它们开心的长大。

    在与饲养员的对话中,我们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啥,我们所做的工作真是很平常的。”平常?确实。打扫粪便、捡垃圾、喂食、开关兽笼、维护秩序,再平常不过,没有驯兽师的掌声,没有动物学家的辉煌,没有兽医的炙手可热,即便是和“国宝”接触的那种荣耀感、和猛兽“对话”的那种震撼感,也很快会被动物们日常的吃喝拉撒睡所消磨。

    那么,在许多人心态浮躁、陷入物欲困境的今天,是什么样的心态留住了他们,让他们冲洗着兽笼日复一日?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就当它是一份职业,是一个饭碗。”谈到怎么来的时候,饲养员们说着“大实话”。“干的时间越长,就越喜欢这份工作。”饲养员们感觉最快乐的事就是和动物们说话,“和它们打交道十分简单,你关注它,它就关注你,你对它好,它就对你好,不会绕弯子。”“每次去兽舍,离得很远,它们就能通过脚步声听出是我,然后发出和平时不一样的叫声,我心里马上就暖烘烘的。”

    太原动物园现有100多名饲养员,他们既有着坚强不屈、屹立不倒的“大树精神”,也怀着求索奋进、默默奉献的“小草情怀”。我们见到的这五名饲养员,只是它们当中最普通的一员。他们饲养着不同的动物,心怀着一颗同样火热的心,是纯净的心灵让他们乐于奉献,是拼搏的劲头让他们笑傲江湖,是团结的力量让他们永往直前,是不屈的精神让他们奋勇前进!用他们甘于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彰显了平凡中的伟大。

  

  

    你是幸福的 我是快乐的

  


    采访中,饲养员们告诉我们,要做好动物饲养员的工作,关键有三点:有爱心,有耐心,能吃苦。“这要看你是否喜欢动物,如果你对动物没有爱心,那就证明你干不了这个职业。这个职业其实就是要与动物交朋友。”

    杨主任动情地说,这几年动物园一直保持着动物“添丁兴旺”的大好势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有一批热爱动物、关爱动物、视动物如“亲人”的饲养员。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他们严格按照动物生长、生活规律办事,无私奉献自己的年华和爱心。

    也正因如此,太原动物园的种群繁殖,在全国屈指可数。据了解,近年来,白虎、大猩猩、斑马、大羊驼、金钱豹、长颈鹿等珍稀濒危动物也相继在园内成功繁殖。一一细数,太原动物园定格了这样的“画面”:

  

    (定格一)

  

    2015年1月14日,一只尚未满月的长颈鹿宝宝首次亮相,吸引了不少游人的目光。饲养员告诉笔者,这只小长颈鹿是2014年12月27日5时出生的。2007年,太原动物园专门从非洲引进了3只野生长颈鹿,其中就包括这只刚出生鹿宝宝的父母。长颈鹿属于热带动物,原产地在非洲,虽然我国很多动物园都饲养有长颈鹿,但饲养技术都处于摸索阶段,繁殖率并不是很高。令人欣喜的是,太原动物园经过近20年的努力,饲养长颈鹿的技术已日趋成熟,并在馆舍设计、饲料配置、营养配比、疾病预防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2011年起,太原动物园每年都有小长颈鹿出生,其中“二鹿”至今已成功繁育了3胎。在饲养员的精心照料下,太原动物园的长颈鹿繁殖率位居全国首位。

  

    (定格二)

  

    2014年12月8日,黑猩猩“山本”的妻子“老大”自然产下一只小猩猩,太原动物园首次成功繁殖黑猩猩。黑猩猩是现存与人类血缘最近的高级灵长类动物之一,原产地在非洲,属于濒危动物。在我国,只有少数动物园饲养着黑猩猩,繁殖率也比较低。与其他动物不同,雄性黑猩猩交配是需要在族群中学习的,因没有族群,在我国会交配的雄性黑猩猩数量极少。正因为如此,当初,太原动物园也是通过激烈的竞争,才把“山本”招进门。在饲养员的精心照顾下,“山本”很快适应了太原的生活,并和“老大”、“乖乖”擦出了爱的火花,才有了爱情结晶。

  

    (定格三)

  

    2015年3月28日,太原动物园猿猴馆一只环尾狐猴成功产下一只幼仔。

  

    (定格四)

  

    2014年8月13日,太原动物园一金钱豹“老来得子”。

  

    (定格五)

  

    2015年4月26日,太原动物园斑马宝宝出生。

    从2009年起,太原动物园白虎家族几乎年年都添丁,而且大多数还是产四胞胎。

    每年春季是动物的繁殖季节,动物园食草区的大羊驼家族最近“人丁兴旺”,接连产下4只宝宝,均为雌性。鹿一直是食草区内最兴旺的家族,最近又有不少小梅花鹿和黇鹿降生。据介绍,因食草动物区内的生存环境优越,再加上饲料搭配得当和饲养员的精心照顾,每年食草动物的自然繁殖状况都非常好。

    同行的黄科长介绍说,为保持园内动物的科学繁殖和血统纯正,动物园每年都要制订科学的动物繁殖计划。金钱豹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自然是繁殖的重点。早在去年冬天,饲养员就调整好了成年公豹的状态,只要母豹一发情,就会让它们合笼。此外,狼、黑虎、狮子等兽类也是重点,饲养员们会努力撮合,力争让它们今年都能顺利繁衍爱的结晶。

    食草动物数量大,脾气温顺,但饲养员也不能忽视,最重要的问题是防止近亲繁殖。为此,饲养员早就做好了准备,暂时划分区域,把血缘较近的分开饲养,让它们能健康地自然繁殖。

    动物园的很多动物没有野外生存经验,产崽后不会照顾,刚出生的动物宝宝就成了“弃子”。亲生妈妈不要它们,但还有热心的代理妈妈,在狗“奶妈”和饲养员的照顾下,很多“弃子”也能健康长大。几年前,太原动物园一只怀孕多日的雌小熊猫产下两个宝宝,但妈妈一直不理会两只嗷嗷待哺的小家伙。因狗奶营养丰富,动物园紧急征集狗“奶妈”,来自阳曲县的一只刚刚产崽3天的白狗,担当起了哺育两只小熊猫的任务。狗“奶妈”很快便将两只小熊猫当成自己的孩子照顾,除了喂奶还经常用舌头舔孩子的身体,以帮助排便。在狗“奶妈”的悉心照料下,小熊猫宝宝得以健康成长。

    对于自身繁殖能力有限的动物,动物园会借助人工手段。比如,在人工饲养环境下,禽鸟类动物产蛋后很难自行孵化。在繁殖高峰期,饲养员会不间断地巡查,把蛋采集好,然后统一人工孵化。

    动物园是人们认识动物、了解自然的科普教育场所,而服务于公众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保护和繁育野生动物。这几年,太原动物园把这项工作定为“重中之重”,饲养员和兽医们精心照料,密切观察,才有了它们在太原“开枝散叶”。

    黄科长介绍说,仅2014年一年,太原动物园繁殖成活动物32种735头/只。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繁殖数量较去年增长了20%。禽类重点物种褐马鸡,借鉴白虎繁殖成功经验,经尝试采用“代孵”、“代育”等人工辅助繁殖育雏方式,繁殖成活率明显提高,目前已繁殖成活7只。

  

  

    众手浇开幸福花

  


    说句心里话,任何人只要当上动物饲养员,就等于选择了默默无闻。黄科长介绍说,因为在动物园的日常工作中,他们的要求是,每天以最佳的精神风貌迎接游客。那么,工作标准就是环境幽雅恬静,动物活泼可爱。为此,太原动物园按照发展规划,制定和细化实施方案,完善考核标准与评分细则,提出以“适应新形势,落实新要求,创建一流环境,提升整体景观”的工作新目标。

    “日检查、周考核、月评分”、工作台账逐日报审的制度、星级化管理与考核、启动重大节日与活动期间应急预案、全天候立体保洁、垃圾清运日产日清、厕所卫生进行标准化管理及四星级考核、岗前培训……在太原动物园,所有干部职工的条条框框多而又多,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正是这些条条框框让管养人员的奉献程度得到了不断提升,而这种奉献程度的提升带来的自然是游客游玩时的满意、舒心。

    走在园中,“企鹅”、“海狮”、“大象”等结构造型的五色草动物造型花坛随处可见,动物造型栩栩如生,鲜花草坪翠绿欲滴,这些以动物造型为主题的植物造型成为游客争相留影的热点背景。“以前,以为动物园只有动物,脏兮兮的,臭哄哄的没啥意思,真没想到现在动物园的环境这么美”。已经多年没有来过动物园的刘大爷高兴的拉住女儿在高达6.3米主题花坛前不停地拍照。

    在水禽湖,清澈的湖水,天鹅、灰雁们很快就争先恐后跃入水中,欢快地畅游起来。这里散养着白天鹅、黑天鹅、鸳鸯、灰雁、鸿雁等上千只水禽,因水禽湖的面积比较小,再加上湖水不流通,若长时间不清理,湖底就会沉积大量的动物排泄物和淤泥,不仅影响湖水的水质,不利于各种水禽的成长,还有碍游人观赏。为此,太原动物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排掉湖水,彻底清淤。近几年来,湖水始终清澈明净,成为园中最受游人欢迎的景点之一。

    “妈妈,快来看,这个恐龙会叫,还会动,摸起来软软的,好可爱啊,它是真的吗?”在恐龙园,一声清脆的童声引起众人的注意。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选中了自己喜欢的恐龙,快乐地招呼父母给拍照,以留下童年中难忘的瞬间。

    为了让广大中小学生多一个增长知识减排压力的好去处,太原动物园除做好“规定动作”——“爱鸟周”、“5.22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日”和“暑期动物文化节科普园地”外,积极搭建与社会各行业资源共享的平台,《恐龙嘉年华》大型科技游艺活动、大熊猫生日庆祝会“小小讲解员”等系列主题活动,让中、小学生在动物园中切实发挥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

    谈起动物园,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是动物园这几年越办越红火、越办越热闹“太原庙会”、“一园一品——动物文化艺术节”等特色品牌活动。这些活动以它独具特色的民俗表演、口味丰富的各地小吃、寓教于乐的互动游戏为省城老百姓的春节生活带来了新的亮点,提供了新的休闲娱乐方式。虽然与前几年相比,“太原庙会”虽然奢华不再,节俭了很多,但规模更大、品味更高、形式更全、群众互动参与性更强,2015年“太原庙会”,近20天的活动共吸引游客约60万人次,其中购票游客达39.2万人次。

  

    (画外音)

  

    亲爱的朋友,当我们在如画的美景中漫步时,当我们与活泼可爱的动物亲切互动时,当我们赞叹龙城太原有如此规模大、生态好、品种全的动物园时,您可曾想到了什么?

    要知道此时此刻,正有多少辛勤的动物园干部职工修剪花草、打扫粪便、捡拾垃圾、喂食动物、开关兽笼、维护秩序……正是他们无怨无悔的默默奉献,换来了每年180多万人次的舒心游览。

    当我们的目光注视到太原动物园时,我们不得不肃然起敬。

    我们这一生也许伟大不了,但我们一定能够崇高。

    这句名言,正是对太原动物园人的最好写照。

    任重而道远,等待他们的工作依然是很多很多。

  

  

李智兰 王焕伟 文/图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