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最新信息最新信息

太原市孤残儿童居家养育模式推出“升级版”

来源:山西晚报 作者:王也 发布时间:2015/11/19 9:37:00


    小可怜们的“家”进了社区


    本报11月18日讯(记者 王也)太原市的孤残儿童居家养育模式要进入社区,并建立示范基地,成为过去居家养育模式的“升级版”。今日,太原市南安商会为太原市社会儿童福利院捐赠孤残儿童养育示范基地启动资金,意味着该项目正式开始建设。

   去年4月,太原市福利院启动运行孤残儿童居家养育模式,由福利院在社会上招聘爱心“父母”来院,与在院的孩子组成一个“模拟家庭”。和寻常人家一样,由这对爱心“父母”负责照料、教育4名左右的孩子,从一定意义上重新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家”。福利院不会过多干预“家庭”的生活,也不会主观指导“家庭”该如何生活,但会帮助“家庭”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做好后盾与保障,让“家庭”顺利运行,快乐生活。

   居家养育结合了集中供养与家庭寄养的优势,既能依托福利院现有的医疗、特教、康复等资源,给孤残儿童以专业的照料,又能让孩子不脱离家庭环境受到家庭式的照顾,还能得到福利院工作人员的有效监管,从而使孤残儿童获得家庭成员的角色认知,增进幸福指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稳定的感情依托,从而更好地加速孤残儿童的社会化进程。至今,居家养育模式共开设了10个家庭,有10对夫妻养育着约40名孤残儿童。

   过去的居家养育模式,孤残儿童还是没有脱离福利院的生活环境,周围的小朋友都是孤残儿童。为了能让孤残儿童有一个像普通家庭孩子一样的生活环境,让他们从小和社区里的其他孩子一起快乐成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太原市福利院决定推出居家养育“升级版”项目——孤残儿童居家养育进社区项目。与“旧版”不同,“升级版”的“模拟家庭”是建在社区,而不是福利院,其他管理方式与过去类似,让孤残儿童的“家”更接近于普通的家庭。

   太原市南安商会了解到这个项目后,主动与福利院联系,商会成员共同为该项目捐赠启动资金,并计划长期资助该项目,以供福利院的孤残儿童健康成长。“帮助这些孤残儿童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今后,我们将继续热心于慈善公益事业,义利兼顾,为社会公益多作贡献。”会长尤建军说。

   目前,孤残儿童居家养育进社区项目正式开始建设,预计首批将在社区建立约6个“模拟家庭”。 

责编: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