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即将来临,春节也不远了,商家忙着促销,各种小广告又“卷土重来”,数字城管信息平台监控的小广告发现上报量在不断上升。为更好地解决城市“牛皮癣”问题,数字城管推出一系列新招数:建微信群号召大家群策群力、联合公安人员共同治理、主动上门与商家沟通、引导贴小广告者变身主动清理者,已经初见成效。
“城管”微信群真热闹
“最近室外温度太低,小广告刚上墙就冻住了,太难清理了!”“我刚铲掉一些,就有人又贴上了。”“用吊车清理高空小广告,可一些小街巷和居民院落比较狭窄,吊车开不进去该咋办?”……连日来,杏花岭区数字城管微信群非常活跃,中心副主任马海珍的手机因此响个不停,大家聊的内容大多都是关于街头小广告的。
“这是我们为了治理小广告,专门建立的互动交流微信群。”马主任介绍,群里目前已经有140多人加入,既有城区副区长、区城乡管理局局长,也有各街道执法队员和环卫公益监督员,大家每天在群里上传清理进度,分享工作感悟,共同梳理问题,互相鼓舞士气。
上门“约谈”商家堵源头
“治理街头小广告只用铲子肯定不行,必须想办法堵住源头。”大家将日常收集到的小广告信息发在微信群中,分析后发现一家药店的小广告最多,经商讨决定主动去找商家“谈判”。马海珍承担了这个重任。他辗转联系到药店负责人,但见面后并没有直接提小广告,而是谈起企业管理。“企业言行代表企业文化价值观,企业理念指导员工行为,员工行为则代表企业形象,一个企业若随处乱贴小广告,和一个人乱吐痰一样不文明,药店本是救病治人的,不应该给人留下污染市容的印象。”一番唇枪舌战后,药店负责人思想松动了。随后,数字城管和多个部门联动,打起持久战,最终促使药店负责人承诺自行清理小广告。
联手民警围堵查处“贴手”
药店的势头刚压下去,一家通讯公司的小广告数量突然增加,大家又赶紧收集证据,准备继续“约谈”商家。正好,前几天,几名环卫公益监督员在清洗一处宣传栏时,发现有人正在旁边乱贴这家通讯公司的小广告,大家非常生气,上前将小广告 “贴手”围住。起初,这个“贴手”不以为然,说小广告“贴手”非常多,每人每天的任务是贴100张,只抓他一个人没啥用。杏花岭区城乡管理局对此非常重视,立即向公安部门求助。看到有民警介入,小广告 “贴手”立刻转变了态度。随后,数字城管“约谈”了通讯公司负责人,告知对方其行为已涉嫌违法,按照《太原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应自行清理小广告。几番僵持后,通讯公司承诺3天内清理主街道两旁的小广告,7天内清理居民院落内的小广告。目前,该公司已派出员工动手清理小广告。数字城管人员反映,这些治理小广告的新方法效果非常好,同时也引起了更多市民的关注。目前,市数字城管中心已安排信息采集员展开普查,汇总小广告数据,然后有针对性地推动商家自行清理小广告。此外,数字城管人员还动员商家在公益广告栏中开展宣传,为创建文明城市出力。
责编: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