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7日,除夕,大街小巷车辆与行人明显减少,人们都在家里包饺子、贴对联、挂灯笼,为即将到来的猴年春节忙碌着,街头弥漫着浓浓的年味。但是,有一群手拿扳手、改锥、手锤等工具的"火车医生",他们为了保障旅客的平安出行,放弃了与家人团聚,仍像往常一样按时"出诊",不管白天黑夜,默默地"诊断"着火车头的每一个零部件,不放过一处小毛病……他们说:"虽然没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但火车头安然无恙,我们心里比什么都踏实。"
“火车医院”不放假
除夕,太原铁路局太原机务段电力机车检修车间,定修库的大门上贴着一副对联:“车轮滚滚传喜讯,汽笛声声奏凯歌。”这个检修车间,承担着全段161台韶山4型电力机车的大修、中修、小辅修,以及35台和谐型电力机车小辅修的检修任务。
这里,被人们称为“火车医院”,里面传来维修火车发出的声响,一直在提醒着你,这是属于机车的世界。
尽管是除夕,但这里照常“开诊”。7时50分,制动组、包修组等班组的检修工陆续到定修库调度室签到,准备对机车进行检修。
“今天有两台临修车,都是韶山4型电力机车,大家换完工作服就开始干活吧。”车间副主任殷发义说,这里相当于一个24小时营业的医院门诊,检修工要为火车头“体检”,发现毛病要及时“做手术”。
“望闻问切”真仔细
打开库门,7177号机车缓缓入库,稳稳停好,再挂上一块禁动牌。
这时候,“火车医生”开始问诊。“经过长途运行,火车上的每一个零件,每一条螺丝,甚至每一根电线接头,都要认真检查,否则会留下安全隐患。”技术员张建忠说完,利落地爬到车顶,根据整备车间提供的信息,认真排查故障,很快发现B节受电弓的前滑板变形,碳条撞裂。
“病症”找到了,检修工王晓东、何杰拿上扳手、手锤,爬上车顶,开始更换受电弓前滑板、弹簧支架……
与此同时,验收员聂风池拿着手电、手锤,猫着腰,一步一照,看、敲、听……仔细检查7177号机车的车轮部位,发现一处减震器漏油等3个故障。他说,春运以来增加了临客,我们验收室开展延伸服务,配合检修车间生产,把好机车配件源头质量。
在7177号机车上,肖海波和胡永君花费了两个多小时,顺利完成牵引电机电流表抖动大的“手术”。
一碗饺子过大年
时间很快到了午后,阳光下,整备线上停放着一排排整装待发的电力机车,蔚为壮观。
此时,检修工杨广涛、姚胜刚、薛伟仍在忙碌,他们正在处理7165号机车的故障。从早上8时接班后,他们已经完成15台车的检修,成功处理了压缩机漏油、更换坐椅等故障。
记者发现,大多数检修工都不爱说话,这是咋回事?一位检修工说,这是因为火车“体检”必须较真,标准化作业,确保安全,工作时讲话,就容易走神,很可能“误诊”。就如同医生给病人把脉,需要静下心,才能准确找到“病症”。
时间飞逝,夜幕缓缓降临,整备场依旧灯火通明,人来人往。18时,检修工金浩在884号机车司机室更换司机控制器、焊修齿轮箱座。接下来,他还要为404号机车更换司机室灯罩……忙得不亦乐乎。19时,食堂准备了饺子,金浩吃了一碗羊肉饺子,算是过了除夕。他说,自己已经这样过了8个除夕,虽然无法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但能让火车以“健康”的状态上路,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本报记者李涛通讯员张秋生文/摄
责编: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