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太原媒体太原媒体

发展康养产业 促进城市转型 ——民革太原市委会联名提案助力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阎轶洁 发布时间:2016/3/21 15:39:09

“康养产业(健康与养老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民生福祉,关系经济发展,如果能将其打造成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必将对我市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六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近日,民革太原市委会提交“大力发展我市康养产业”联名提案。

现状:社区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

对策:加强统筹谋划促进产业合理布局

目前,我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65.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5.2%。在人口老龄化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我市养老机构发展却相对滞后。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50所,设置床位7848张,与民政部要求的“十二五”期间养老床位每千名老人30张的标准还有不小差距。

在社区养老方面,虽然我市已建立农村日间照料中心235个,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15个,仍无法满足日渐增长的养老需求。由于过去没有在城市规划中预留相关用地,目前新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用地很难落实。尤其在寸土寸金的老城区,更是缺少足够场地开展全面居家养老服务。即使是已新建和改扩建的日间照料中心,也往往是“见缝插针”或是在村委会和社区居委会原址上建设起来的,土地、规划等手续不符合规定,服务工作推进缓慢。

“我们应该以建设太原都市圈为重点,构建康养产业发展核心区。”民革太原市委会工作人员说,太原都市圈聚集了全省主要的健康、医疗、养老等优质资源,是全省养老与健康服务业的核心引擎。可依托较为完善的城市功能和丰富的健康医疗资源,以高端养老健康服务为引领推进发展。同时,可打造娄烦县和阳曲县两大康养产业区域,发展康养健身、绿色有机保健食品和相关餐饮业,构建健康产业示范点。

现状:民办养老服务业遭遇运营“怪圈”

对策:优化投融资环境拓宽资金来源

与社区养老服务业一样,我市民办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民办养老机构遭遇运营“怪圈”。我市民办养老机构主要分布在杏花岭区、迎泽区的城乡接合部,交通不便,设施简陋,许多有养老需求的老人不愿意入住,出现床位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入住率低就会导致投资回收期长、难以获得金融服务和银行贷款支持,而资金的紧张会造成养老机构服务水平低、规模小,这些又都再次直接拉低了“入住率”。同时,民营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还存在着一些政策性、体制性“门槛”。

为此,民革太原市委会建议积极支持康养产业金融服务工作。设立市级养老产业投资公司,通过公司投资、入股、兼并、整合等市场化运作方式,利用有效闲置资源,同时吸引民间资本,通过合资、合作、独资、 PPP 等方式,形成规模化、网络化、连锁化产业链条,促进我市康养产业持续发展。

“发展康养产业,单纯依靠政府或单纯依靠民营资本都有较大局限,出台相关政策,走公建民营的路子,盘活现有资源,可以收到最大的实效。”工作人员介绍说。因此,民革太原市委会还建议市级财政设立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专项资金,用于向社会力量购买养老服务。

现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

对策:发展中医药康养事业编制《太原市康养旅游规划》

民革太原市委会就康养产业发展作专题调研后认为,“医养结合”是发展该产业的最大突破口。而我市目前“医养结合”还存在人才短缺、管理权限不明、服务标准缺失等困难,“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民革太原市委会提出,扶持康养这一新兴产业,必须强化政策保障和支持力度,同时还要统筹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

民革太原市委会建议,重点扶持和加快推进一批重大建设项目,使其在全市范围内发挥行业引领和导向示范作用。比如大力发展中医药康养事业,给予一定数额的财政专项补助,支持建立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延伸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开发、拓展产业链,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国家级中医药养生健康产业基地。

此外,近年来以“夕阳红”旅行团和“候鸟式养老”旅游为主的康养旅游服务逐渐兴起,为参与者提供了具体度假目的地,还为他们提供各方面的健康体检和医疗服务,成为一种渐受老年人喜爱的养老方式。我市也可以编制《太原市康养旅游规划》,整合全市中医药旅游、温泉旅游、美食旅游等各类旅游产品资源,开发康养旅游产品,最终将我市打造成为集康体疗养、养生养老、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康养旅游胜地。

民革太原市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说,2014年,我市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2015年12月30日,《太原市养老机构条例》经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待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该《条例》在养老机构规划建设、扶持发展和服务规范等方面作出规定,为我市今后养老机构规范发展夯实了法律基础。今年起,我市决定在全市建设11所公办养老院,其中市级公办养老院1所,床位目标2000张;六城区公办养老院各1所,床位目标200张;四县市公办养老院各1所,床位目标100张……目前我市虽未形成集养老、医疗、休闲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健康与养老服务体系,但在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路上,我市一直在努力。我市康养产业的发展,必将对促进城市转型、改变发展方式起到积极作用。

责编:小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