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太原媒体太原媒体

今年我市城乡清洁提档升级工程再发力 日常管理、设施建设、体系建设成为三大重点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3/30 10:45:18

本报讯 记者3月29日获悉,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我市今年将扎实推进城乡清洁提档升级工程,通过狠抓日常管理、设施建设、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全面提升清洁水平,为实现“六个表率”、推动“六大发展”、促进“五城联创”奠定基础。日常管理提档升级

我市今年将实现清洁管理全覆盖、无遗漏、无死角。为实现日常管理提档升级,我市将在建成区全面推行“上门店、入楼院、进单位”收集方式,取消街道垃圾桶,力争年底上门收集率达到90%以上;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原则和“大分流、小分类”思路,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引导垃圾分流处理。六城区分类试点不少于20个,其他区县不少于10个;开展公厕“管理革命”,保持公厕清洁卫生,解决如厕难问题;开展裸露地面、高切坡、高边坡整治;以社区、城中村、村庄为单元,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对社区楼院、村庄环境和城中村卫生展开整治,创建星级单元和达标村庄;加大乡村清洁整治力度,深入开展“四有、四无、四清”活动;强化违法广告治理,建立公安、通讯、工商、城管、房产、民政等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按照疏堵结合的办法,加强公共信息栏设置,更好地维护市容市貌;全面落实门前责任。设施建设提档升级

强化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补齐短板、完善功能”的思路,着力抓好14项环卫设施建设,力争到2020年,餐厨垃圾集中收处率达80%,粪便污泥处理率达95%,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40%,生活垃圾大型转运量达5500吨/日,垃圾焚烧处理率达90%以上。

投资3亿元,建设200吨/日餐厨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系统,力争2016年建成投运;建设两座生活垃圾焚烧电厂,投资26.5亿元;投资1亿元,在循环经济环卫产业示范基地建设50吨/日的医疗废物处理设施;投资0.83亿元,在迎泽区建设800吨/日的融雪剂融化池场,满足应对冰雪灾害需要;投资2亿元,在小店区和迎泽区建设转运能力分别为2000吨和1500吨的生活垃圾大型压缩转运站,配建餐厨垃圾大型转运设施;投资0.3亿元,改造侯村垃圾填埋场,满足未来20年生活垃圾应急处置需求。投资0.4亿元,改造南堰和丈子头大型转运站,提升转运能力,并配建餐厨垃圾转运设施;投资0.4亿元,在迎泽区建设70至100吨/日的全地下垃圾中转站,统筹解决垃圾转运、车辆停放、办公用房、公共厕所、环保除臭等问题,树立中转站建设样板;筹建100万吨/年的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项目;建设乡村垃圾转运站25座,升级改造小型收集站,加装除臭系统,提升转运能力;在全市工程道路建设、小区开发、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中,推广建设“互联网+”模式等现代公厕,大力解决公厕少的问题等。体系建设提档升级

按照“体系健全、贯穿始终、脉络通畅、协同高效”的思路,建立完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医疗废物和装修垃圾的收运处置管理体系。

构建餐厨垃圾收运监管体系,建立城管、食药、卫生、工商、公安、农业、园林等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建立装修垃圾清运处置体系。将装修垃圾纳入环卫专业收运和监管体系,7月前制定出台管理办法和操作标准;建立大件垃圾清运处理体系;完善建筑垃圾综合管理体系;健全生活垃圾收处体系,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强化医疗废物收运监管体系,做到收运及时、交接严密、应收尽收、无害处置、达标排放。 (张海瑞) 

责编:小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