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亮同新疆小朋友互动。
今年3月,在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部门的支持下,我市确定了成成中学、市第二实验小学、育蕾幼儿园和育华幼儿园为新疆六师五家渠市102团的"一对一"教育帮扶对口学校,同时,在这些学校支持下,共有3名优秀教师克服家庭等困难,进行为期4个月的援疆支教。援疆过程中,我市从最受团场群众欢迎的教育等民生领域着手,受到了当地师生及家长们的欢迎,与此前短期援疆相比,此次教育援疆,我市首次推出以整学期为阶段的教师轮换援疆形式,将更有利于新疆孩子们的长远发展。4月1日,本报记者同准噶尔时报记者、102团记者联合对此次援疆教师及部分去年援疆回晋的教师进行采访,听他们讲述在援疆过程中的故事,体会晋疆人民情谊绵长的朴素情感。
大家都爱“靳爸爸”
每天清晨,在102团梧桐镇中心幼儿园里,一位阳光帅气的男教师总是早早到园,并带着一群五六岁的孩子踢足球,他们跑啊、喊啊,活力十足,场面温馨。这位男教师正是来自我市育蕾幼儿园、被孩子们称为“靳爸爸”的靳亮。
他不仅将原来教学中的清晨踢足球、成语接龙、小班长制度等特色活动在梧桐镇中心幼儿园推广,还辅助园长更新办园理念,创设幼儿园环境,与当地教师交流自己创新的一些教育教学理念。幼儿教师何苗深有体会:“听了靳亮老师的课,让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靳亮说:“我期待通过努力,能让园所文化焕然一新,突出特色。不仅让老师们增加更多教育教学的技巧,也能改变家长观念,不把幼儿园当成一个‘看孩子的地方’,而是把眼界放远,奠定孩子一生的基础。我也希望自己能做孩子们的榜样,用自己的正能量带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虽然刚到102团不久,但靳亮已经收获了一大批孩子“粉丝”,连家长们都特别“听话”,觉得“靳亮老师讲得有道理”,梧桐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张英娟说:“现在,我们全园职工都以靳亮老师为榜样”。
得知靳亮在当地这么受欢迎,育蕾幼儿园园长宋芳说:“今后,我们也希望教育援疆打开局面,有更多优秀老师前去支教,把我们这边的办学理念和方法带过去,也把边疆人的干劲以及对工作的热情带回来,使晋疆两地教育都能结出累累硕果。”
带着女儿去援疆
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刘蓉芳也是一名骨干教师,与其他援疆教师不同的是,她还带着六岁的女儿。102团位于中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以南20公里处,气候条件较恶劣。尽管有多次下乡支教的经历,曾经也短期到新疆学习交流过,但是此次刚到新疆,刘蓉芳还是有些不适应。
“刚来时,一要适应这里的时差,二要适应这里重口味饮食,孩子因此还生病了。”
好在102团积极协调,刘蓉芳很快适应了那里的工作,女儿的病也很快好了,还顺利进入当地幼儿园学习生活,并交了新朋友。
刘蓉芳说:“援疆,对我女儿来说,是一次珍贵的历练,对我来说,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平常,除了一周一次的公开课外,刘蓉芳主要做一些教研工作,她说:“这里的老师非常能吃苦,工作热情很高,我也深受感染,作为一名教师,我想将自己的所学与经验统统奉献出来,为新疆孩子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刘蓉芳还为晋疆学生牵线,目前,市第二实验小学的一个班还同102团学校五年级的一个班结成了对子,通信交流,分享两地学习生活的点滴故事,拉近了晋疆学生的距离。
“希望传承兵团精神”
白雪松老师是成成中学青年教师研修班的班长,抵疆之后,他不仅为102团学校初三92班学生带去更多扎实的知识基础,更为课堂照进一片阳光,让课堂“活”了起来。
以往,数学课堂沉寂,学生从不发言,可是,白雪松自有“妙招”,他把“七巧板”、“盲人摸象”等教学方法引入课堂,让学生自组团队,明确目标和分工,主动积极地投入课堂讨论中。
这样的辅助教学很快收到了效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高,学习热情高涨,别的班老师感到诧异:“92班的学生怎么变得这么开朗积极,对学习这么认真?”他们对白雪松的教学方法很感兴趣,主动“取经”,希望知道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这个转变的窍门。
老师们科研的劲头很大,去年援疆回来的成成中学教研室主任白小洁也深有体会,她说:“我记得当时给教师们做培训时,他们听得非常认真,没有一个私下说话的,课后还一直主动咨询。可以看出,在教育的‘垦荒’中,当地教师们的课改决心很大,下了不少功夫,他们这种‘兵团精神’也值得我们太原的教师传承,并延续下去……”
在教师编制紧张的情况下,市教育局给予了大力支持,积极协调,选派最好的师资前往援建,副局长王树红说:“去年我们派出60多人次前往新疆,新疆也派出教师来晋学习交流,互动频繁,取得了良好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为今后在教育领域更好地援建打下了基础。”(本报记者张晓丽准噶尔时报记者李瑛王爱华 102团记者段娜文/摄)
责编:小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