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太原媒体太原媒体

我市城乡管理工作会议召开●在四大方面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投入近百亿元实施85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项目●牵头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5/13 10:36:33

本报讯 5月12日召开的2016年市城乡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透露,以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为抓手,在继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市城乡管委将进一步提升我市城市服务能力,让城市和谐宜居更美好。该委今年计划实施的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项目85项,总投资96.56亿元。此外,为着力解决城市管理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市将进一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针对薄弱环节推进四大方面管理精细化

为切实解决城市管理服务中的突出问题,精细化管理将成为重要抓手。市城乡管委确定在四大方面推进管理精细化——

一是推进市政设施管养精细化。重点是以“路面平整无坑洼、管网畅通无堵塞、桥梁稳固无隐患、道路照明无盲区”为目标,细化岗位职责,提升管养标准,强化监督巡查,及时处置问题,有效解决设施老旧、破损、缺失等各类病害;实施夜景亮化工程,提升汾河两岸及滨河东西路两侧建筑物,以及火车站、太原南站、武宿机场,长风商务区、柳巷商业区、亲贤商业区,南沙河快速路、龙城大街、迎泽大街、长风街、府东府西街、新晋祠路、迎泽西大街、兴华街等亮化水平,打造靓丽城市夜景。

二是推进公用事业运营精细化。重点是提升水、气、热行业的服务保障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三是推进市容秩序管理精细化。包括科学划分“严禁区、严管区、疏导区”,推进占道经营分类管理,实现“干净、整洁、有序”这一目标;集中开展露天烧烤整治,完善长效机制,推进城市环境提档升级;强化“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充分调动沿街门店和责任单位参与城市管理的主动性,构建城市管理多元管理格局。

四是推进建筑工地管理精细化。主要内容是提升工地管控标准,通过推行网格管理和强化动态巡查,确保在建施工工地100%达到绿色文明工地标准,特别是扬尘污染管控到位。

市城乡管委要求,要充分发挥数字城管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作用,重点围绕“热线全部接通、信息及时采集、任务准确派遣、问题有效解决”四个环节,建立管理精细、高效运行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平台。同时,推进水、气、热、城市照明、防洪排涝等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共享。在八大领域提升城市管理服务能力

该委今年计划实施的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项目85项,涉及八大领域——

一是持续推进清洁供热全覆盖。完成太古长输管线及中继能源站建设,确保古交兴能电厂热源按时引入,力争新增供热能力5000万平方米;做好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关停后热源调配;大力推进供热计量收费,城市居住建筑集中供热计量收费比例达到32%。

二是持续推进城市公共供水全覆盖。重点抓好给水管网扩建、超期服役及落后管材管道改造、供水加压站以及呼延水厂二期等工程建设。

三是持续推进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面完成晋阳污水处理厂一期及配套管网工程,积极推进汾东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并努力在年底开工建设;推进再生水利用,加快晋阳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清徐工业园等项目建设。

四是持续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和黑臭水体治理。内容包括推进城南退水渠和北沙河流域以南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加快编制建成区17条黑臭水体整治方案,实施城南退水渠、玉门河、虎峪河以及五号、六号缓洪池等黑臭水体整治。

五是持续推进架空线缆整治。重点实施中环范围内汾河以西地区以及小店片区、迎新片区、晋祠片区、柴村片区共177条道路共计约100公里线缆的入地改造。

六是持续推进道桥防洪等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南内环西街快速化改造、太行路(东中环)南延、北营北路以及47条背街小巷改造等工程建设;着力推进建设南路南段区域排水系统、郑村沟及一号渠、嘉节雨水泵站以及大黑水河流域治理等,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七是持续推进老旧管网改造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八是持续推进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市政公用设施配套建设。牵头推进城管执法体制改革

为治理城市管理乱象,我市今年将进一步推进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目前,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已明确,即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市城乡管委牵头,将通过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城市管理创新,优化部门职能,明确市、区、街的权责关系,破解多头管理,推进重心下移,理顺管理体制,厘清权责边界。同时,在执法队伍建设方面,将适度提高一线人员比例,推动执法力量向基层和一线倾斜。(任晓明)

责编:小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