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太原媒体太原媒体

“四大抓手”优化发展环境 ——我市全力助推民营经济迈上转型升级发展之路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冯嘉铭 发布时间:2016/5/26 9:57:34

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大会召开以来,我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大会暨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动员大会,以全国“双创”示范为契机,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全力助推民营经济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走出一条符合我市实际的转型升级发展之路。2015年及今年一季度,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稳步增长,企业户数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吸纳就业能力显著增强,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驱动器”、社会稳定的“减震器”、新常态发展的“稳压器”。抓政策落实确保落地生根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破解政策落地难题,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推动创业创新,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探索建立了一整套政策落实机制。将相关《意见》逐条分解到28个职能部门,明确责任,确定任务,确保条条有回应,件件有落实。建立了“四位一体”政策宣传体系,利用市中小企业局官方网站、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窗口平台,对涉及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建立中小企业微信服务平台,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加强对政策的解读和宣传;编印中小企业政策汇编,将近两年国家、省、市扶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汇编成册,下发到企业,让企业熟悉知晓、用足用好;开展“送专家、送政策、送服务”活动,把政策送到基层,把解读深入到一线,与企业面对面,解答企业的疑问。推进政策“立改废”工作。对废除的政策如《关于大力推进民营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意见》,及时向社会公布,对于保留和修改的,明确和细化了政策标准,放宽和精简政策条件,简化优化办事流程,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加强政策协调联动。建立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政策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强大合力,确保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抓待批项目确保效能提升

    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我市民营经济大起底工作有序推进。一方面摸清底数,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有关部门核准、备案、审批的“民营经济待批项目”进行摸排和起底,列出清单,分类汇总,建立台账;另一方面开展房屋产权登记手续大起底,通过开辟绿色通道、缩短审批时限等,解决产权办证历史遗留问题,2015年7月至今办理房屋产权初始登记17户,共39.1万平方米。推进发改备案、审批大起底,对民营经济待批项目完成备案23项,核准21项,全部做到了限时报出、一次性告知。开展环保审批大起底,通过下放权限和缩短审批时限,提高行政效能,将环境污染轻的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市区环保部门,将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时间压缩5天,环境影响登记表审批时间压缩1天,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空间,赢得了时间。开展土地确权大起底,截至目前,共为563户民营企业办理民营企业土地手续1928.7万平方米。抓土地确权完善产权登记

    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民营企业办理完善土地使用和房屋产权登记手续的通知》,制订了《太原市建设用地标准》,依法解决民营企业已占用土地、但未办理用地手续等遗留问题,在取得合法土地手续后,规划、住建部门依法为其办理(补办)规划、施工许可和房屋登记手续。

    目前,为民营企业办理农转 68.5651公顷,办理土地供应手续82宗,涉及土地面积 291.6385公顷,为171户民营企业办理完善土地使用手续9216.8亩,为17户民营企业办理房屋产权登记手续39.1万平方米。抓“税银”合作拓宽融资渠道

    与建设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晋商银行、晋城银行等多个银行金融机构开展税银合作,着力破解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融资瓶颈问题。

    据了解,目前我市面向中小微企业推出了“税信通”“税易通”“税易贷”“诚信纳税贷”和“税银通”等信贷产品,并通过e税客手机客户端、12366短信平台、办税服务大厅等纳税服务渠道广泛宣传“银税”合作,形成了“税务评信、政府增信、银行授信、企业诚信”的新型融资模式。截至3月底,我市金融机构通过税银合作共对368户授信B级以上企业发放贷款1.655亿元。

责编:小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