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未到上午8时,滨河东西两路已车流如潮。路旁绿意盎然,绵延20公里的藤本月季点缀其中,顶着硕大的花冠在阳光下静静舒展花枝,给人们带来一份难得的惬意。
一棵棵树苗栽下,投下阴凉;一朵朵鲜花绽放,带来芬芳;一座座花园呈现,风景如画。而此时,别忘了那些园林工人还在俯下身子,潜心造绿……“满园繁花似锦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收获”
当日上午8时许,在滨河东路胜利桥东美特好游园,55岁的园林工人曹振成正为游园内的植物铺设喷灌胶管。老曹举起手用袖子擦擦汗,眼前火红的灌木丛与翠嫩的绿篱,似一块齐整的毯子铺展开来。打开微喷灌溉装置,一时间,清水纷纷向四面八方喷射出来,划出完美的弧度,把每株植物都浇得透透的。老曹晒得有些微红的脸颊,此刻绽出了笑颜。
“这种红色的植物叫红叶小檗,咱们市里公园、游园里都有,这里种植面积最大。从高空俯瞰,是一个凤凰展翅的造型,很漂亮呀。”老曹自豪地说。低头看老曹脚上的雨鞋满是泥浆,细密的灰褐色小刺布满他的手套。“这种红叶小檗有刺,过去修剪时要穿厚重的胶皮连体服,无论多冷的天,10分钟就热得满身是汗,但手偶尔也会被划伤,不过习惯了,不碍事。”老曹憨憨地说。
每天早晨,老曹和工友们用1个多小时铺设微喷胶管,然后再用1个多小时收起设备。夏天,植物长得快,老曹更忙了。除了修剪、喷农药,有时还得充当园子的“保安”。“这个地段人流量大,在园子里歇脚、纳凉的人多,市民的文明程度提高了,但偶尔还是会遇到攀折花草、摘果子的人,我就得上前制止。”老曹说。
如今,老曹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好了。每天定时定点,都有专人送饮用水,老曹和工友们不用再像过去一样四处到商铺“找水喝”。采访中,老曹直言,他很久以来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游园旁能建一个移动厕所,周围人流量大,常有市民经过时找不到厕所,必须穿过马路到超市找厕所,很不方便。
在基层一忙就是30年,曾经的“小曹”变成了“老曹”。老曹说:“这些花儿呀、草呀,就像自己的孩子。这辈子活得很值得,那满园的繁花便是我最大的收获。”“努力争当园林养管的‘行家里手’”
当日上午10时许,滨河西路,负责园林养管的中队长高志英还在巡视路段养护情况。巡查时,他大多步行。8公里长的路程,每天往返两三次。作为“党员示范岗”的一员,高志英以身作则,多年来带领着大伙儿不断攻克园林养护中遇到的难题。
这两天,高志英十分高兴。因为一辆绿化垃圾粉碎车马上就要回来了。过去,园林工人很大一部分时间用在了清理粗枝败叶等园林垃圾上。每次需将垃圾收集到黑色垃圾袋中,等待运输车拉运到回收站。“如今有了这辆流动式的绿化垃圾粉碎车,可以将绿化垃圾随时丢进车里粉碎,当下‘变废为宝’,变成有营养的土肥后,再回归土壤。投入使用后,将大大减轻园林工人们的劳动强度。”高志英说。
过去,滨河东西路的植物养护用水量大,管网改造时,高志英留心观察,多方请教专家,提出了一套节水改造方案。采用他的方法后,绿化时的喷淋水量明显变小,极大地节约了水源。
43岁的高志英,曾是地地道道的“门外汉”。从部队转业后到园林系统,他10年间用心钻研,努力争当园林养管的“行家里手”。“我希望通过努力,让更多的园林工人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让大伙儿更加轻松、快乐地工作。”高志英如是说。(本报记者孙达佳)
责编:晁子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