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中央媒体中央媒体

太原卧虎山跨石太铁路桥转体纪实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0/20 9:40:51

新华网太原10月19日电 14日凌晨,重达8750吨,长200米的太原卧虎山跨石太铁路桥成功转体。

与“钢铁巨龙”线型控制打一场硬仗

“这座桥是国内同类型钢箱梁转体桥跨度较大的,总长度达到200米,另外这个桥的线型比较复杂,有平面曲线,还有道路方向的坡度,是国内同类型桥梁中线型较复杂的。虽然大桥转体在太原已经是第三次了,不过今天的这次转体却是创下了多项全国之最。”太原卧虎山快速路6标段项目部总工徐琨说道。

钢箱梁桥转体的困难之一是精度控制要求非常高,梁端边线、中线对位偏差均要控制在3毫米以内。

转体前夕,中铁六局太原铁建公司项目部技术测量组进行了T构落架前、后的标高和线型测量,通过与设计数据对比,来确定温度对钢箱梁的影响。

为确保既有石太线的安全,测量组多次测量转体范围内接触网杆及供电杆杆顶标高,落架后根据实际下挠模拟转动,以便确定实际转动净高。

为确保梁身转体万无一失,中铁六局太原铁建公司项目部提前对梁体进行了试转,两侧梁体各顺时针方向转动了5度,为正式转体采集了精确的点动数据和惯性距离等参数。

据现场的技术员介绍,为确保转体一次成功,自今年3月15日进场伊始,项目部就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反复研究转体前理论与实际桥梁线形进行分析等先进工艺和技术,克服了诸多难题,工程开工建设以来,未影响铁路客货运输安全。

“大力士”牵引 铁路大动脉让行

太原卧虎山快速路6标段项目部工程部部长张树坤介绍道:“73号主墩已转体25度,总共要转60度,这是转体支座,转体过程中它是一个活动的支座,靠两侧牵引索附加的一个牵引力,实现上部的转动,然后带动桥梁桥墩的转动。”

大桥转体的秘诀在于桩基施工结束后,在承台上安装的球型支座转台和转动牵引装置。现场负责人将其巧妙地比喻成“驴拉磨”。

动力由电脑控制的油压提供,转盘拉动产生牵引力,从而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带动8750吨桥体水平旋转。转体速度也由电脑调控,基本属于匀速转动,确保桥体旋转时的平稳安全。经过严密监测和试转体之后才可以正式转体。

这次转体是继北中环涧河立交桥主桥匝道桥之后,太原市道桥建设史上第三次采用转体施工工艺,相对于之前两次,这次转体属太原首创,在全国也不多见。

同时,作为太原今年的重点道桥工程,卧虎山跨石太铁路桥需要上跨石太铁路和石太客运专线,而铁路大动脉平均6分钟就有一趟列车经过,施工中哪怕掉下一粒石子都会影响列车的正常通行。

为了减少对铁路运营的干扰,桥梁设计采用钢箱梁梯构转体跨铁路的施工方案,经过北京铁路局、太原铁路局及石太客专公司批准,10月14日凌晨1:23到2:33点,铁路大动脉停止列车通行,为桥梁转体让行70分钟。

卧虎山跨石太铁路桥将成为完善太原交通,方便市民出行的又一条快速大道。

责编: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