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太原的早晨和夜晚清凉舒爽,广场、公园、社区随处可见太极、木兰双扇、旗袍秀等表演,遍布全市的职工文体活动义务辅导站开花结果,成为我们这个城市的又一景观。
这个7月,是全市职工健身文化月,市总工会、市体育局全市职工文体活动义务辅导站集中培训也同步展开。在往年集中培训只有全健排舞一个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又增加了健美操、水兵舞、街舞、广场舞等项目,以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不同的需求,进一步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
4年的探索沉淀,职工文体活动义务辅导站
已成为市总工会政治引领、示范带动、联系服务职工群众的响亮品牌,在推动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了“稳压器”“减压阀”的积极作用。4年,建了400多个有名称的正式辅导站
2012年,市总工会下发《关于建设职工文体活动义务辅导站的通知》,周密部署全市范围内设立职工文体活动义务辅导站工作。2015年5月,进一步细化了各项措施。
根据要求,全市各级工会及所属工人文化宫、俱乐部要按照“有活动场地、有活动项目、有活动设备、有活动人数、有活动时间”的“五有”标准,积极组织,在全市主要文化广场、中心公园和职工群众聚集地建设职工文体活动义务辅导站,辅导站不设门槛、不提条件,所有活动一律免费。市总工会对辅导站建设给予宏观指导、提供经费支持,并依托太原工人文化宫等对辅导站文体骨干开展了大规模辅导培训。4年来,用于此项工作的费用达242万元。
推动职工文体活动义务辅导站工作“四个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是抓内容,坚持精准定位、分类推进,打造各具特色的核心价值观主题辅导站。二是抓载体,充分利用辅导站包容性、自由性、休闲性的特点,搭建联系广大职工群众的平台。三是抓主体,广泛动员多方力量,逐步激发社会各层面的参与动力,扩大社会影响面。四是抓机制,探索建立市总宏观指导、层层落实、试点推广、奖惩规范、经费保障等机制,确保该项工作长效化推进。
截至目前,450个站点已经建成。这些辅导站依托不同的资源优势,把分散的、各具特长的文化爱好者集结起来,凸显各自特色,太原工人文化宫凭借天然优势,形成了像南宫合唱团、山西大众蒲剧艺术发展中心等30多个具有民俗特色的文化辅导站,深受广大职工群众的欢迎。而太重工会的5个辅导站,则具有浓浓的黄河文化、红色文化以及山西工业文化的印记。
吸引力和感染力来自昂扬向上的文化产品
4年来,在全市各级工会的组织和引导下,各辅导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职工群众,寓教于乐,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产品,不断增强活动的广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龙潭公园是职工文化活动开展极其丰富的场所,每天都可以看到跳健排舞的,打太极拳的,团队合唱的……家住附近的人说,每天受此感染,加入进来,非常快乐。
在建设职工文体活动义务辅导站的过程中,市总工会做到了“三个坚持”——
坚持价值引领,为辅导站开展活动注入精气神。辅导站注重把“中国梦·劳动美”深化宣传教育作为重大主题,融入活动中,进一步坚定走好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信念、信心。在2013年举办的太原市职工文体活动义务辅导站展演大会上,清徐县101体育辅导站表演的健身球操《中国朝前走》、北宫七色风合唱辅导站表演的合唱《映山红》、丛林合唱团表演的《阳光路上》等节目,传递着社会正能量。
坚持文化涵育,突出思想内涵。民族舞龙潭公园辅导站、腰鼓辅导站等在组织欢快的歌舞表演中展现了民俗文化;太原工人俱乐部晋剧辅导站、迎泽区木兰拳健身站等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提高了活动的群众参与率。
坚持融入职工群众,精心组织慰问活动。2014年入夏以来,太原工人北文化宫慰问演出小分队走进省建四公司佳星园项目部;太原工人俱乐部慰问演出小分队走进铁三局项目工地……全市各级工会依托辅导站,组织文艺演出小分队,开展“心系重点工程情暖一线职工”慰问演出、“关爱农民工百日送文化”等活动,让工会和职工群众的心贴得更紧。
哪里有一线职工,哪里就有“职工文体活动义务辅导员”的身影。这支由市总工会培养的辅导员队伍共有388人,他们以点带面,发挥骨干作用,保证了辅导站的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与此同时,市总工会每年还专业培训600名基层职工文体骨干,源源不断地为基层职工文化活动注入活力。
围着群众转,辅导站就像宣传队播种机
如今,职工文体活动义务辅导站已成为集“思想宣传教育、文化知识传播、文体娱乐活动、民俗文化传承”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综合服务平台。许多辅导员扎根基层、深入群众,对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思想状况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也使全市各级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的触角不断延伸。
万柏林区纺织苑东社区文体活动站的辅导员范丽仙,在社区调查摸底中了解到,居民张某曾被劳改一年,终日无所事事,便主动联系,引导张某加入辅导站,鼓励她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充实健康的生活终于让张某重拾自信,过回正常人的生活。
广场舞辅导员张玉玲了解到一些独居老人因为儿女不在身边情绪低落的情况后,就把他们带进队伍里一起跳舞,老人们从此有了寄托,不再孤单。目前,这支队伍越来越红火,已达到300多人。
为了提高辅导站的质量,市总工会去年对已建成的450个辅导站全面排查,不能正常开展活动的169个辅导站被撤销,5个辅导站被合并,6个名称不规范的辅导站被更名,辅导站的服务品质得到了提升。
4年来,太原职工文体活动义务辅导站犹如星星之火,遍布全市广场、公园、社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教育效果,产生了与时代发展同向而行的效应。
本报记者 李晓并
责编: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