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太原媒体太原媒体

太原市国税 “互联网+”引领全省税收服务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7/27 11:15:45

税收发展创新,民生保障有力。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太原市国税也通过灵活创新应用,将"互联网+"基因融入全市税收服务每寸"肌肤",让纳税人享受到更加高效快捷的服务,让太原国税收入能在经济下行态势下不断逆流而上。


微信助力“营改增”

    随着今年5月1日“营改增”的全面推行,太原市国税局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全市国税系统除了以“5+2”“白加黑”的工作状态,围绕“开好票”、“报好税”、“分析好”三场战役外,更是通过以点带面打造网络化微信群服务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微信群第一时间推送政策,不定时开展税收业务讨论,提供24小时在线答疑服务。利用微信群动态采集典型样本服务厅信息,创新制作《营改增业务量统计表》《重点业务趋势图》等“三表一图”,分类分析大厅数据,找准服务“痛点”,采取预警压力高峰,引导错峰申报。

    截至目前,市国税共接收4.5万户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占全省总数额近三分之一,积极组织业务培训,累计对内培训43次,培训税务干部1568人,累计培训纳税人4.7万户,举办培训214期。


二维码提供咨询

    想了解当下哪条纳税政策?掏出手机扫扫“二维码”片刻见分晓。

    市国税推出“二维码”一次性告知服务,截至目前,共下发涉税事项二维码110项;完善了“导税通”系统;实现了“e税客”手机端申报缴税等。

    截至目前,“e税客”手机客户端绑定数量达4.3万余户;微博粉丝数量达2800个;通过山西国税12366短信平台发布税收政策信息300余万条。市国税还大力推广网上办税,全市企业类纳税人网上办税比例达到95%;还积极推行山西国税网上申报平台升级版,1.3万户顺利申报,征收税款金额位居全省首位;另外,合理放开增值税发票供应量,全面推行增值税发票网上申领,目前共有344户纳税人受惠,成功领取发票30114份,覆盖了我市除四个县(市)以外的58%的单位。


“白名单”高速通道

    “黑名单”寸步难行,“白名单”畅通无阻。针对纳税人不同的诚信状况,市国税利用新技术设立了“黑白”名单来进行奖惩。

    目前,市国税局在在迎泽和高新国税成功试点实名办税。“白名单”纳税人享受“一次身份确认,终身零障碍办税”服务和纳税信用增值服务。对列入非正常、走逃、涉案的纳税人及其法人、财务负责人、办税人员,实行“黑名单”制度,这些纳税人不在国税机关受信范围,不能享受任何涉税服务。实现失信经营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截至目前,已办理实名信息采集纳税人9535户次,更新纳税人基础信息数据5823条,窗口平均办税时间缩短了3分钟左右。


国地税信息共享

    国地税原本一家,信息共享才能收获更大。

    为了充分进行资源整合,市国税与地税合作成立太原市国地税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并召开了联席会议。联合办理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联合评价纳税人信用等级;联合开办纳税人学堂培训纳税人;联合开展了以“聚焦营改增试点,助力供给侧改革”为主题的税收宣传;创新开展“出口退税质押融资”服务,持续引深税银合作。上半年,共为446户纳税人提供了1.93亿贷款,其中为436户小微企业提供了1.33亿贷款。

    此外,还建立非正常户信息共享机制,国税向地税交换非正常户信息4850户,欠税信息37户;建立工商、财政、国税和地税一体化数据共享平台,共交换工商登记、股权变更、医保卡结算等信息5.5万条,有效解决信息不畅、管理服务重复等问题。还实行了执法适度整合,为保障税收加码。


做好税收“加减法”

    税收一方面需要“应征则征”,另一方面也需要“应减必减”,这样才能充分调控好资源,做好社会二次分配的纽带。

    通过先进的监控模块技术,市国税局的小微企业疑似数据由原来的3500户减少到75户,极大减轻税企负担,使小微企业应享尽享更便捷。上半年市国税共为4707户小微企业减免所得税税款 1130.02万元,受惠面达到100%;共为270户企业审核、审批并办理出口企业退(免)税17.19亿元,同比增长4.69%。此外,上半年,全市经济税源形势依然严峻,全市国税收入累计完成127.26亿元。在整体税收收入下滑的情况下,上半年评估入库税款3.46亿元,同比增收1.31亿元,税务稽查入库税款1.9亿元,同比增收735万元。

    本报记者孙耀星

责编: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