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作为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工程全线贯通,开创了世界桥梁建设领域的多个第一。而太钢人,也为“多个第一”写下了浓重一笔。太钢自主研发的双相不锈钢钢筋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实现了双相不锈钢钢筋第一次在国内桥梁建设的批量化应用。
开局
2009年起,太钢就开始了不锈钢钢筋的研发。在国家启动港珠澳大桥规划设计前期,太钢在对国际知名跨海大桥进行调研分析后,向设计部门提出使用双相不锈钢钢筋的建议。经过多次技术交流和论证,大桥管理局和设计部门最终将双相不锈钢钢筋列入港珠澳大桥设计规范。之后,太钢组成强有力的产销研协同开发团队,并与国内钢筋连接加工权威机构联手,在多项关键生产工艺技术上成功实现突破,具备了不锈钢钢筋全套生产和服务能力。
从试生产到批量生产过程中,太钢多厂联动,密切协作,各工序打破常规组织生产,很多员工几天几夜守在现场,只为将梦想变为现实。
2012年9月,港珠澳大桥管理局项目考察组分别对欧洲知名不锈钢企业和太钢进行现场考察,对太钢的整体优势和产品质量给予认可。2012年11月,太钢双相不锈钢钢筋通过英国 CARES 认证(钢筋混凝土产品专业认证机构),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具备按英标生产双相不锈钢钢筋资质的企业。
责任
2013年,在众多国际知名不锈钢企业同台竞标的情况下,太钢自主研发的双相不锈钢钢筋成功中标港珠澳大桥工程,实现了双相不锈钢钢筋首次在国内桥梁上的批量化应用。同时,太钢还向港珠澳大桥工程提供不锈钢套筒、绑丝等,实现不锈钢钢筋施工的全套服务。
太钢双相不锈钢钢筋具有耐氯离子腐蚀性能好、强度高、轻量化、免维护、使用寿命长等诸多独特优势,主要应用在大桥的承台、塔座及墩身等多个部位。在生产组织过程中,太钢人克服困难,全力以赴,勇于挑战不可能。针对桥体施工海上作业,施工场地受限的情况,太钢营销、生产等人员提前进入工程现场,与设计和施工人员充分沟通,丈量钢筋尺寸、绘制加工图形、科学预估用量;针对工期紧、任务重的实际情况,打破常规组织生产,将生产、加工、配送周期从2个月压缩至1个月;针对工程节点的要求,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供货时间与工程节点对接严丝合缝。由于组织有序,太钢产品质量、现场服务和供货周期等不仅满足工程需要,还在特殊情况下支援国外供应商应急供货,确保了大桥建设进度。
未来
太钢双相不锈钢钢筋,以质优价优推动了跨海大桥建设材料升级,大幅降低工程造价;以“承诺是金”的定制服务赢得工程设计方、施工方及国外竞标企业的认可与尊重。今年5月,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向太钢发来感谢函。
太钢双相不锈钢钢筋等相关产品在港珠澳大桥项目中的成功应用,产生了良好的品牌效应。此后,太钢先后为文莱淡布隆跨海大桥和武汉青山长江大桥提供了高端不锈钢材料,并与多家国内外知名建筑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为全球跨海大桥提供优质材料,是太钢人的追求,更是太钢人肩负的民族责任。
本报记者丁洁通讯员黄传宝
责编: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