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太原媒体太原媒体

太原古典现代兼具 美国学生眼中的“太原印象”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邓寅明 张晓丽 发布时间:2014/7/17 9:43:40


图为美国学生游玩晋祠。邓寅明 摄


核心提示


7月11日,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6名师生来到太原,并在育英中学开展为期10天的住访交流活动,在此期间,感受山西文化,了解山西民俗民风。这些美国学生都是第一次来太原,他们习惯太原的气候吗?吃得惯山西的面食吗?能感受到太原厚重的历史文化吗?连日来,我们通过采访,了解到美国学生眼中的“太原印象”。


太原人热情好客


此行6名师生中,有5名是高二的学生,育英中学将这5人“一对一”地安排在本校高二学生所在的5个家庭中,与同龄人同吃同住,增进交流。除了学校安排的一些参观等活动外,各个家庭还可以自行组织活动。


中文名叫那杰明的男孩是这些美国学生中中文最好的,可以同我们用简单的汉语交流。他学了四年中文,对中国以及中国的文化很向往,此次太原之行成为他的圆梦之旅。


一谈起对住访家庭的印象,那杰明的话就特别多:“这个家的父母说‘来到这里你就是我们的孩子’,这让我非常感动。而且他们对我也非常好,会问我在美国喜欢吃什么,喜欢喝什么,比如,我喜欢喝可乐,他们就给我买了24瓶可乐,还不收我的钱。”


站在一旁的女孩 Leah 用英语补充道:“他们很热情,还了解我们饮食禁忌,感觉像回家一样。”


那杰明说:“中国‘父母’给我们吃太多的东西了,在美国,我们每一顿饭,桌子上都没有那么多吃的,然后中国‘父母’会说:‘吃吧,多吃点’!”美国中学生随行的中文老师朱美燕说,这些孩子用中文不太会表达,其实,他们心里对太原人充满感恩。


最爱莜面栲栳栳


而提起吃,这群洋孩子露出了天真的一面,一个个如数家珍,中文英语一起上。


“包子、饺子、牛肉面、夹肉饼……”一个男孩没说完,另一个女孩接着说:“我还喜欢吃豆沙包、火锅、猪耳朵。”那杰明和朱美燕老师低声说了几句,没想到,来自台湾的她也叫不出这种食物的名字,而是一边不解,一边比划着说:“他们最喜欢吃一块面,面上有一个个小窟窿的食物”,随行的中国学生才恍然大悟,那不就是莜面栲栳栳吗?原来他们都喜欢这种造型“奇特”的面食。


俗话说:“送行饺子接行面。”在美国中学生来的当天晚上,有的中国家庭就为他们自制了特色牛肉面。育英中学高二的学生常如月说:“我们希望能让外国友人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所以,吃中国菜,用中国餐具——筷子。刚开始,他们把筷子拿得一高一低,以为那样可以夹菜,后来稍加练习就好多了。吃完后,他们对‘美食’赞不绝口。”


不论是中国的“父母”,还是中国学生,都反映这些洋孩子的餐桌礼仪非常好,每次饭后都要对主人再三表示感谢。


太原古典现代兼具


除了解太原的民俗民风,体验太原人的热情外,这些美国中学生对太原的历史文化也表现出了兴趣。昨日,在风景秀丽的晋祠博物馆,他们被殿宇林立的古建筑所吸引,那杰明由衷赞叹:“这个地方很古典,太原是一个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地方。”


记者观察到,所到之处,他们很少同景观拍照留影,只是偶尔拍一下有特色的景观。这是为什么呢?那杰明代表了他们的意见:“我拍这些景观是为了给我妈妈看,但是我自己不想拍太多和景观的合影,因为我想用心感受和理解这个地方。”


美国学生的“特别”也让中国学生体会深刻。育英中学高二学生张卓民说:“和我‘一对一’的 Zack 也是个男孩,和我们同龄人的兴趣爱好差不多,他也喜欢 Rap、 逛街、喜欢时尚。他们不但有自己的主见,而且相当自立、成熟,比如像洗衣服,他们都是自己洗,这点我觉得应该向他们学习。”


在太原的这几天,美国中学生尽管还有一些不习惯的地方,比如:“家里的床和枕头为什么那么硬?不像美国的床和枕头非常软。”“人们开车总是喜欢摁喇叭,我们那里不会不停摁喇叭”……但是,这些没有影响他们对太原的喜爱,因为在这里,他们感受到了宜人的气候、优美的环境、淳朴的民风和厚重的文化。


记者: 张晓丽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