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太原媒体太原媒体

让太原更美丽宜居环卫部门四项举措助力城中村改造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张海瑞 发布时间:2015/3/5 10:09:00

    本报记者张海瑞


    “今年要大规模开始对城中村进行改造啦!”“城中村五年内要全部改造完毕!”……3月2日,我市城中村改造动员大会召开的消息传到市环卫局,大家纷纷议论这一话题。


    据统计,全市173个城中村,有大街小巷3687条,道路清扫面积909.8万平方米,日均产生生活垃圾1916吨。这一组数据在全市环卫工作大局中,占有较大比重。然而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管理体制,让城中村环境卫生工作很难真正纳入城市环卫一体化作业范围之内。在城中村地区,道路由村委会组织清扫,垃圾由村民自行清运,所需费用由村庄自行承担。


    也有部分城中村将环卫工作委托环卫部门来承担,然而,高密度的建筑、超常态的居民量、严重缺失的基础设施、弯曲狭窄的街巷、毫无秩序的摊点……在这一系列问题面前,城市里普遍使用的机械化清扫车、洒水车、压缩清运车等高端设备均不能派上用场,只能靠人工进行。尤其是垃圾收运,城中村地区普遍缺乏垃圾中转站,更有甚者由于街巷窄,村民都没有倒垃圾的地方,只能人工将垃圾从小街巷倒出,再用车辆拉走。多少年来,城中村地区的环卫工作只能靠人海战术一把扫帚、一把铁锹地疲于应付。


    城中村的大规模改造,是环卫工人多年的企盼。消息传来,让大家倍感兴奋!


    “城中村改造绝不仅仅是民生工程,更是一项重大的发展工程,是太原经济社会发展绕不开、必须解决的问题。”“城中村问题解决了,太原的整体对外形象将会有大的提升。”“城中村改造既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又能拓展城市框架,将为城市的发展再添新活力。”市环卫局领导班子成员纷纷表示。


    “城中村改造,是造福太原民众的重大工程,是推进富民强市的重大战略性举措。全市各级环卫部门要站在新的高度,以全新思维认识城中村改造工作,从大局着眼,结合自身职能,从细节入手,全力配合好城中村改造工作,努力解决好城中村的环境卫生问题。”分管环卫作业的市环卫局副局长时中瑛说。


    3月3日,围绕城中村改造工作,市环卫局作出4项工作部署:对列入今年改造的城中村,要强化环卫作业监督管理,做好区域清扫保洁和垃圾收运,做到“村庄不拆完,环卫不撤人,道路不停扫,垃圾不停运”;因改造需要,所涉及到的公厕、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拆迁手续办理,要加快审批流程,及时办结;积极发挥对渣土运输行业的监管优势,强化渣土运输车辆的组织及渣土倾倒场所的开设,确保建筑垃圾有车运、有场地消纳;积极与住建、规划部门沟通,指导各区和改造单位,做好改造区域的垃圾中转站、公厕等环卫设施的规划、建设,实现环卫一体化、标准化,让太原环境更美丽、更宜居。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