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太原媒体太原媒体

完善基础设施集聚特色产业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冯嘉铭 发布时间:2015/5/25 9:36:55

    民营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径


    本报记者冯嘉铭


    “像个大工地”——只有这句话,才能最贴切地描绘太原市民营区工业新区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5月17日,记者巡游工业新区9.6公里长的锦绣大街,最扎眼的莫过于那遍布四处的工地围栏、推土机、穿梭的工程车……到处都是施工现场。十几个建筑工地正在繁忙施工中,其中包括地下液压抓斗技术项目;冶金成套设备及节能环保工艺与装备制造项目;太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BOT 项目;机器人装箱码垛机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项目;医药物流项目;现代物流等新建项目工程在工业新区举目可见!今年,民营区集中力量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早开工、快建设,夯实了新一轮快速发展的基础。新建续建项目快马加鞭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发区要成为太原市“六大发展”主力军、排头兵的总要求和市委、市政府要求民营区在固定资产投资上要作出新贡献的指示精神,工业新区以改革精神大力推动发展理念创新,大力实施体制机制创新。工业新区启动以来,已入驻一批大中型企业项目,今年共有产业项目23个,其中,续建项目8个,新建项目15个,新建项目总投资55亿元,计划投资15亿元。


    总工程师熊斌说,民营区今年初安排了11条道路建设,包括配套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如消防站、变电站、派出所、供水工程等,上半年计划投资20多亿元,下半年计划再投资10亿元;在基础区,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5亿元以上。今年以来,随着民营区发展步伐的加快,投资10亿元的山西华腾燃气设备制造项目仪表车间已经动工,年底以前整体建成投产;投资约14亿元的晋德帮医药物流科技园项目,今年计划投资6亿,明年底全部建成;总投资3.5亿元的联达管业创业园项目,估计6月份试生产;投资22亿元的晋西车轴轨道交通及高端制造项目,主厂房已建成,9月安装调试,年底投产。明确新区产业发展方向


    熊斌说,通过这两年的发展,工业新区产业发展方向越来越明确。之前,民营区与高新区、经济区、不锈钢园区没有明显产业分工。今年民营区将把镁工业、磁材料、装备制造作为工业新区的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民营区将突出我省镁工业的特点,把镁工业做好,做大、做强。把金属镁产品上下游链拉长,把产业链拉长。“我们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今年要成立镁工业基金,把这个产业做好。”熊斌说。第二个是磁材料,我省磁材料产业很有优势,但近几年,江浙一带和京津唐一带都比我们要超前。一个是技术人才集聚,一个是市场集聚,我省磁材料产业现在还停留在分散的小企业状态,没有抱成团。“去年,我们就想打造自己的磁谷,但调研发现,这个产业在我省有两个最大的问题。一个是磁材料的表面处理,另一个是机械加工,都是我省的空白。要从这两个方面突破,不能只停留在加工原材料上,把磁材料企业都吸引到民营区。”第三是装备制造,民营区在做好晋机产业园的火车装备之外,还有一个垃圾焚烧示范电厂,把垃圾焚烧电厂设备制造产业形成从研发、制造到运营一体化整体推进。熊斌说:“现在一些小微企业有很好的技术、优势和特点,但因为规模和资金问题一直不能做大做强。我们准备建一个孵化园,把他们引进来,帮助他们做大做强。发展三大产业是民营区管委会新的思路和想法,相信会越做越好。”


    大量投资的涌入,给民营区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民营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红火,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兴旺!民营区管委会主任陈耳东表示,我们将坚持产业立区、工业强区、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打好基础建设、招商引资、改革创新三个攻坚战,促进基础区和工业新区两区联动、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生态友好,为建设一个高品质、现代化、创新型的开发区奠定坚实基础。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