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事项下放到最基层●建立大城管综合执法体系●使限制权力的制度无空白、无缺失●以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权力制约监督之合力,坚决纠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最大限度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公开●严肃查办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寻租、滥用权力、贪污贿赂、失职渎职
本报讯 6月11日发布的《太原市“六权治本”推进方案》确定,我市将通过一系列措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置于阳光的平台上。依法确定权力——
继续清权,市级行政权力清单所有事项进行全面复核、仔细甄别,通过保留、取消、整合、下放和调整等方式,进一步依法确权,促进权力清单“瘦身”。优化流程,对经过确权保留的行政权力事项和部门职责,按照透明、高效、便民原则制定办事指南和流程图,进一步减少环节、提高效率,让群众满意。加强权力清单动态管理,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释、上级取消下放、机构职能变更等,及时调整并公布。科学配置权力——
国务院和省明令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市级下放的权力事项全部下放给市场和社会,保留的行政权力事项要优化流程、管住管好,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事项要下放到最基层机构办理。6月底前,市级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权力事项。城市建设涉及的城市规划、建筑施工、人防、园林、市政道路职能和市容环境卫生方面涉及的多项职能统筹规划,合理调整归并,建立大城管综合执法体系,涉及城市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的执法权限集中到一个部门,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制度限制权力——
进一步摸清制度“家底”,重新审核梳理各部门申报的72项制度,对失效虚设制度予以废止;正在研究论证阶段的17项制度加紧制定出台。制度没有覆盖到位的岗位和环节及时补充制定,做到有什么权力,就有什么制度,使限制权力的制度无空白、无缺失。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要围绕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建立管用有效、约束力强的制度体系。阳光使用权力——
最大限度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将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中介服务、便民服务等事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实行前后台全流程一体化闭环运行、现场办理。重要事项决策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讨论决定。重要干部任免要严格执行相关工作条例,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竞争选拔制度。重大投资项目决策要实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建筑工程招投标、国有产权交易、国有土地挂牌出让等重点领域都要依法公开透明。结合城中村改造,抓好村务公开。要将企务公开纳入企业章程和管理制度,利用职代会、厂情发布会、民主议事会等方式进行公开。合力监督权力——
健全完善党内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审计监督和司法监督制度,以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权力制约监督之合力,坚决纠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从源头上监督权力运行。监督主体各负其责,认真履行监督职能。针对目前合力监督主体联动不力问题,由市纪委牵头研究制定合力监督工作机制,构建权力监督防控工作格局。完善全领域、全过程、各方面的权力监督检查和合力监督的具体方法及操作路径,整合协调党内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审计监督和司法监督几方面监督资源,充分发挥各项监督职能作用,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严惩滥用权力——
坚持“严”字当头,对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失职渎职等行为,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严厉问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大力营造主动担责、积极作为的制度环境和舆论氛围。严肃查办土地、房地产、人事任免、项目审批、资金支付、城中村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中权力寻租、滥用权力、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案件。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重点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和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罢免职务等问责方式和程序,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追责、违法必严惩。实行“一案三查”制度,对严重滥用职权问题,要对当事人、纪检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严格追责;对重大腐败案件,要追究当事人和相关领导责任,对单位“一把手”、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李静)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