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电梯事故频发,荆州、宜昌、深圳、西安,不同的地点上演着同样的惨剧,血的教训使得电梯安全隐患再一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深刻汲取教训,防患于未然,7月下旬以来,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电梯安全自查自纠回头看工作,目前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质监:排查隐患“一个都不能少”
8月15日上午,市质监局工作人员来到南内环街赛格数码港,对在用扶梯开展“回头看”检查。在现场,市质监局工作人员检查使用单位电梯维保记录、人员持证情况、设置警示标识等,特别是详细查看扶梯自查自纠记录。据了解,截至目前,质监部门已对全市在用电梯、使用单位及维保单位进行了全面排查,特别是对使用超过15年以上的老旧电梯(共785部)、商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以及无物管、无维保、无维修资金的管理薄弱电梯等开展重点的安全隐患排查,共排查各类电梯11354部、电梯使用单位1580家、维保单位202家,消除安全隐患132个。
百姓:正确使用很重要
近年来,我市以高层住宅为主的民用建筑以及机场、商场等公用设施项目明显增多,电梯数量也随之迅猛增长。据市质监局统计,全市共有各类电梯18978部(其中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1875部)。可以说,电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最近频繁发生的电梯事故,引发不少群众担心。
“实际上,电梯是一种安全性很高的‘交通工具’。到目前为止,我市还没有发生过因电梯故障导致的人员伤亡事故。”市质监局特设处工作人员介绍说,从近期我市发生的电梯故障情况看,因停电造成的有64%,主要是因为夏季用电量大,一些小区电力负荷难以承受。有20%是因为乘坐者不正确使用,如有人在电梯内蹦跳被困,有人强行挤进电梯,导致超载、超重发生故障等。因使用管理单位主体责任不落实、维保单位维保不到位等因素导致电梯发生故障的占到16%。
由此不难看出,除了停电等外部因素,对普通用户来说,正确乘坐电梯很重要。万一遇到电梯故障,乘客一定要保持镇静,使用轿厢内报警电话、警铃按钮等及时与电梯值班人员联络,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听从安排配合行动,切勿强行扒开轿门或爬上轿顶,这样最容易发生人身剪切或坠落伤亡事故。人们要摆脱一个认识误区,电梯停止运行其实是一种保护状态,而不是危险状态,轿厢内有通风孔,不会造成窒息,有应急照明能持续很长时间。
下一步:动用公共维修基金更换老旧电梯
电梯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后,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具体措施,保障电梯安全。要求电梯维保单位和使用管理单位对电梯安全承担主体责任。作为监管方,质监部门正对电梯维保单位和使用管理单位探索实施分类监管,根据其经营业绩、群众口碑等情况,实行不同的监管举措。特别是被投诉举报的维保不到位和管理不尽责的单位,实行挂牌督办,全程监督其整改过程。
同时,市质监局与市房管局协调,考虑利用公共维修基金,试点对使用15年以上的老旧电梯进行更换、改造、维修。在全省首推电梯责任险和雇主责任险,充分发挥责任保险事前防范与事后补偿功能,有效维护公共权益;通过积极的试点推行,目前全市已有309部电梯、721名相关人员投保。 本报记者 刘晓亮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