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太原媒体太原媒体

污染治理,我们永远在路上(3)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任晓明 发布时间:2015/10/29 9:36:40

    ——省城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启示之三

    记者任晓明

    随着供暖期的到来,省城环境质量改善所面临的挑战正式开始。相比于燃煤污染特别是城中村土小锅炉的污染,机动车污染、工业企业污染、扬尘污染等都将退到次要位置。这可以从9月下旬我市开始实施的全面改善省城环境质量重点工作周报制度窥得端倪。在市政府要求每周上报的13项内容中,集中供热扩网、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洁净煤置换、城边村气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常年及采暖锅炉清洁能源改造被列为前6项。“大气污染防治将由夏季模式切换为冬季模式。”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相比于夏季展开的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冬季大气污染防控所面临的气候条件更复杂恶劣,人民群众燃煤取暖等不可控因素大大增加。“之前的专项整治,环境执法目标性强;而冬季大气污染防控,更强调治理措施的常态化。”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市环保工作者面临的挑战真正临近。”治理措施的常态化,并不等于没有“拳头”。今年冬季大气污染防控将着眼于三大举措:实现集中供热扩网3000万平方米,在城中村和靠近市区的农村推广清洁焦炭,太钢电厂和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完成发电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

    今年,我市计划建设投运华能东山燃气热电厂等6个热源项目,实现集中供热扩网3000万平方米,替代既有建筑供热2100万平方米。其中,供热管线长度达到42公里的交城国锦煤电引热项目,需要完成3座中继泵站建设。加上明年建成投运的古交兴能电厂热源项目一、二期工程,两条供热管线长度在全国甚至全球居于前列的项目,耗资百亿元,充分彰显了市委、市政府消除燃煤污染、实现碧水蓝天的信心与决心。无论是交城国锦煤电厂至太原供热这一单项工程,还是众多的热源项目,为改善省城环境空气质量,近些年的供热建设规模之大、难度之高、时间之紧,堪称我市供热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2011年至2014年,我市共完成清洁供热扩网8787万平方米,解决既有建筑6079万平方米,拆除分散燃煤锅炉1629台,减少燃煤299万吨。

    为提高房屋居住的舒适性,推进全市节能减排,我市今年开展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建筑节能改造,提出利用5年时间,完成约4000万平方米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至10月9日,今年我市完成建筑节能改造408万平方米。“约400万平方米建筑节能改造省出的热能,预计可增加供热面积约160万平方米。”市热力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市4000万平方米的既有建筑完成改造后,我市至少增加一个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的供热能力。”今年,一电厂预计供热面积1356万平方米。

    清洁焦炭推广使用以及两大电厂的超低排放改造,被看作是我市解决燃煤污染的两大新举措。虽然是新举措,但研究谋划的时间却不短。2014年11月开始,我市就着手研究煤的洁净燃烧问题,分别委托太原科瑞康科技有限公司和亚鑫煤焦化有限公司开展民用清洁焦炭的生产试验。2014年11月到今年4月,我市先后组织约1000吨洁净焦炭,在尖草坪区的柴村和大东流村、晋源区的董茹村和五府营村、万柏林区的彭村5个村进行试烧;五六月间,我市分四次批量对研发过程中的每种新产品都进行了比对监测:8月中旬,又在亚鑫焦化集团建材厂选取3台城中村常用燃煤锅炉,逐台分别燃烧两种农村常用大炭、洁净煤、太原科瑞康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民用清洁焦炭和亚鑫煤焦化有限公司研制的民用清洁焦炭进行比对测试……国庆期间,我市30个城中村共150户村民试烧了清洁焦炭,反响良好。10月中旬开始,我市分批次将约70万吨清洁焦炭送至各城中村及农村。历经一年的研制和试烧,实践证明,清洁焦炭易燃、好烧,基本接近原煤。

    监测数据显示,与使用原煤相比,清洁焦炭的烟尘可减少90%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减少70%左右。我市计划在城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城中村和农村,推广使用约70万吨清洁焦炭,涉及330个村17.12万户共计56.97万人。据此计算,每个冬季仅烟尘排放便减少近2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近1万吨。

    5月10日,大唐集团公司组织了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七期12号和13号机组烟尘超低排放和低氮燃烧器改造的招标工作。6月1日,太钢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正式启动。通过对煤电机组脱硫、脱硝和除尘环保设施增容提效,超低排放改造将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使每立方米空气中扬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别达到5mg、35mg、50mg——相当于天然气发电厂排放水平。尤其是 PM 

    2.5脱除率可达70%以上,排放浓度已接近一般大气状况下的 PM 2.5正常含量。按照超低排放的相关限值要求,改造完工后,仅太钢电厂每年减少烟尘排放270多吨、二氧化硫排放近1200吨、氮氧化物900多吨。两家电厂的超低排放改造,有望在供暖期来临前完工。

    对太原这座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城市而言,治理空气污染这一“城市病”注定压力大、难度大、困难大。在通向生态文明的道路上,我们欣喜地看到,太原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等手段,针对污染问题进行精准的实时、点对点的防范管理,探索富有太原特色的内生治理模式。我们要做的,是在污染治理这条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责编: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