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网络媒体网络媒体

十大亮点盘点2015年太原卫生计生工作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作者:李梦文 发布时间:2016/1/21 9:36:40

在刚刚结束的2015年,太原市卫生计生委在医改、卫生、计生和机构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人民网山西频道经过梳理,盘点出了以下十大亮点工作:

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覆盖面

出台《关于加强太原市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的通知》,规范医联体审批流程,从技术帮扶、双向转诊等8个方面明确医联体建设内容;出台《太原市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施办法》,从医疗、护理、急救、监督、疾控、管理等33个方面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纵向流动。建成市人民医院与北京友谊医院、市中医医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省人民医院与市第八人民医院、山西红十字口腔医院太原医联体等17个不同形式的医联体,实现了全市10所三级医院全部开展了医联体建设工作、全市10所县(市、区)级综合医院全部纳入医联体建设范围“两个全覆盖”,较好地发挥了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

出台太原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案

针对省城公立医院举办主体多元化、成分复杂、经营状况各异的实际,在全面测算各类数据的基础上,召开各类座谈会、讨论会、论证会20余次。几易其稿,形成了《太原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送审稿)》。2015年11月2日太原市政府常务会议、2015年11月10日太原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2015年11月24日报山西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批复同意,11月30日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实施。

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

2015年全市参加新农合人数达到105.82万人,参合率达99.65%,人均筹资标准482.66元,门诊慢性病补偿病种达36种,重大疾病补偿病种达25种,均超过省定标准。10县(市、区)新农合专线与山西大医院、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山西中西医结合医院等10所省级医院联网,实现新农合就医即时结算。清徐县、小店区、万柏林区、晋源区新农合大病补充保险运行顺利,覆盖参合人口61万,占全市参合总人数的60%,大病保险市级统筹已挂网招标,年底前完成签订协议、资金划拨和运行补偿等工作,使群众及早受益。“先住院后付费”服务常态化运行,惠及16.2万人次参合群众,深得农民拥护。新农合制度实施以来,累计为901.8万人次报销医药费19.97亿元。

强化药政管理

一是全面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提高二三级医院使用基本药物比例,降低药品总费用。三级甲等、乙等医院(含中医院)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分别达29.67%、33.31%,二级综合医院(含中医院)使用基本药物品种数占比50%、金额占比41%。二是全市48家医院开展高值医用耗材和体外诊断试剂网上阳关采购工作,降低医疗费用中耗材占比。三是认真组织开展基本药物配送企业遴选工作,按照在本市配送业绩占60%、全省业绩占40%的权重严格打分,根据得分排名确定了10家合作伙伴。同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将未入选的配送企业列入备用。四是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按照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量分别控制在50种、35种以内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了管理。

科学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规划实施了医疗卫生重点配置区、充实完善区、调整提升区“三区”发展战略。将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从医疗资源密集度高的老城区向医疗资源不足的区域疏解;规划建设了市妇女儿童医院,在36所二级综合医院设置了儿科;适度扩建市第二人民医院,规划实施一批医养融合发展医疗机构;引导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特色专科医院转型,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化、标准化、优质化。

实施“人才强卫”战略

按照综合医院做大做强、专科医院做特做精的发展思路,引进北京协和医院郎景和院士等6名国家级医学大家在太原建立了妇产、传染、糖尿病足治疗等6个院士工作站;与解放军301总院、北京常春藤高端医学人才联盟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签约15名特聘科主任到市直医院帮助重点学科建设;扎实推进“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工程”, 6名优秀医务人员入选全省卫生系统高端领军人才,选送451名市级优秀中青年技术骨干赴北京等地深造学习,培养基层适宜人才9790人次。

全面落实“为民办十件实事”

为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其中60—64岁老人35279人,65岁以上老人89066人;在全市37所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设健康教育讲堂644次,参与人数达36493人次;为全市农村家庭免费发放健康知识口袋书37万套;在全市推行计划生育阳光便民办证服务,将再生育审批由30天减为10天,对办证材料齐全无疑义的实行即时办理,将病残儿鉴定由180日缩短为90日,由每年2次增加为每年3次;全市10所三级医院、23所二级医院开展了预约诊疗服务;在全市34所二级以上医院推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为全市6岁以下儿童提供免费健康管理服务。截止11月底,0—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达87.98%,0—6岁儿童管理率96.47%;

提供免费中医小儿推拿健康服务指导,任务数2500个,完成7158个;为农村妇女进行免费宫颈癌筛查。任务数17500名,完成17508名;为全市育龄妇女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任务数16400名,完成19338名。

积极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扎实推进免费孕前优生项目,率先在全省将目标人群扩大到包括城镇人口在内的所有符合条件的对象,实现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城乡全覆盖。在全省率先推出孕优检查技术服务机构实验室建设标准,今年以来共提供“十免费”服务32.4万人次。

关心关爱计生特殊家庭

按照应扶尽扶、精准扶助的原则,在省级一次性补助5000元的基础上,额外增加失独家庭一次性补助每家5000元,对49周岁以下“失独父母”给予扶助金每人每月50元,失独家庭依法收养子女自愿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不再受年龄限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所有计生特殊家庭。在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开通就医绿色通道,主动解决看病就医方面的困难。同时免费提供健康体检、订阅党报党刊、开展生育关怀、落实保险理赔、重大节日走访慰问、每月电话随访等服务,把更多关爱送给计生特殊家庭,缓解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

卫生计生机构整合基本完成

太原市卫生计生委“三定”方案于2015年1月下发。10月23日,市委常委会研究确定了市卫生计生委领导班子人选,11月6日市卫生计生委正式挂牌,11月23日完成委机关内设处室的整合设置,12月3日完成人员定岗定位。目前正在加紧市妇幼保健和计生服务机构整合。

截止11月底,十县(市、区)卫计局三定方案已全部制定下发,卫生计生局班子成员均已任命,除古交市外,内设机构整合及人员配置均已到位。十县(市、区)县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机构整合均已完成。

十县(市、区)卫计局所辖乡镇卫生院和计生服务机构整合的方案均已出台,乡镇卫生院已加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牌子,并已设置计生业务科室和配备专职计生服务人员。

责编: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