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太原1月11日电(实习生 郭宇)为进一步巩固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工作成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能力,2014年初,太原市卫生局及早安排部署三级医院援助县级医院工作,确定帮扶关系,帮扶内容和3年帮扶时限。
为真正解决基层人民看病就医问题,太原市卫生局要求各结对机构要因地制宜帮扶,为县级医院长远发展夯实基础,把对口支援工作工作纳入常态管理。
本轮帮扶共有太原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对口支援6个县级医院,分别为山西省人民医院对口支援清徐县人民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对口支援古交市妇幼保健院,太原市中心医院对口支援娄烦县人民医院,解放军264医院对口支援古交市中心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对口支援阳曲县人民医院,太钢总医院对口支援保德县人民医院。
对口支援期间,各三级医院要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建设为核心提高县医院能力,具体开展以下五项工作:
一是开展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目标管理。支援医院要根据受援医院情况和当地群众需求,制定3年对口支援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任务,以提升服务能力和文化内涵为核心;制定具体实施步骤和措施,并签署目标协议,明确共同责任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要拓宽工作思路,创新支援模式,确保对口支援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带动县级医院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二是提高县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按照“因地制宜、填平补齐”的原则,加强县医院重点专科建设,主要是近3年来县外转诊率排名前5位的病种所在的科室。逐步推广适宜医疗技术,重点推广消化内科、呼吸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骨科、妇科、小儿外科等专业内镜诊疗技术和血液净化技术。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建设,提高县医院疾病的诊治服务能力。
三是加强县医院人材队伍建设。将“万民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城市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相结合,有计划地为县医院培养和造就一批技术骨干,建设人才梯队。
四是加强派驻(出)人员管理。支援医院要做到技术支援和管理支援相结合,选一批有管理经验的业务骨干到对口支援的县级医院担任职务,并完善管理制度。支援医院每半年公示一次本院派出医务人员工作情况。受援医院要在诊疗场所向当地群众公示派驻人员的姓名、职称、所属医院、专业特长等信息。
五是开展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评估。双方医院要建立评估领导小组,每半年组织1次工作评估,及时沟通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每年第四季度进行工作总结和评估,提出下一年度改进计划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