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网络媒体网络媒体

山西清徐县圪垛儿村脱贫谋发展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李青 发布时间:2014/2/12 10:38:01

山西清徐县圪垛儿村脱贫谋发展



“书记再来,肯定给个大惊喜”



村民在山坡上造地挖坑,扩大核桃种植。记者 刘亮明摄 


    【新闻回放】


    2013年2月19日,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深入贫困山区太原市清徐县圪垛儿村调研,和村民共同探讨脱贫致富路子(见人民日报2013年2月21日11版“现场”栏目)。


    【回访调查】


    进入吕梁山,车子在山路上盘桓近一小时,圪垛儿村到了。数九隆冬,但山腰干果林地里仍随处可见管护劳作的村民。


    武有忠是村里红枣合作社的技术员,夏天,他和本家三叔武三绵跑了5趟山外的农贸市场,共卖了1000多斤葡萄,每斤卖了30多元,比在山里多卖了20多元,补回了冻灾损失,尝到了“跑市场的甜头”。省委书记袁纯清来调研时,留下的“因地制宜、科学种植、节水引水、市场经营”建议,成了去年一年全村的发展秘方。


    “袁书记嘱咐要多种核桃,耐旱。去年遭了冻灾,俺们没灰心,又整治山地种了60多亩核桃。”60岁的圪垛儿村核桃合作社负责人武三绵底气十足。武下生家老两口去年就加入了核桃合作社,4亩核桃都统一管理经营。71岁的女主人王反香快人快语:每亩有300元的土地流转费,米面有儿子给买,加上自己种的大白菜,过个庄户人家的日子没问题!


    年轻的大学生“村官”高旭斌介绍,去年,按照袁书记的嘱咐,村里一是在山上建了二级提水站,今年开春把管线一铺,灌溉就有了保障;二是通过扶持村上的能人,组成了2个核桃合作社、1个红枣合作社,为全村科学种植、管理做出了示范。


    说到愿望,乡亲们几乎异口同声,当紧的是两件:一是能把出山的5公里多山路修好,二是在建提水站的同时,再能把10多公里外养天池村的山泉水引过来,那圪垛儿村就有了百年基业。“地里的好东西产的多了,运出去也值钱了,观光采摘旅游呼呼就干起来了,还愁兜兜里钱少?如果袁书记再来,肯定能给他个大惊喜。”


    【当事者说】


    定下的水池子修好了,今年就能浇山上的核桃、红枣了,肯定能有好收成。回去替俺们好好感谢袁书记。


    核桃合作社社员 王反香


    话都说在了关节上,因地制宜,科学种植,节水引水,市场经营。这一年,俺村就是这么干的。


    红枣合作社技术员 武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