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良会,现任中共清徐县委书记。汉族,1964年4月出生,山西泽州人。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8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函授本科学历。历任中共太原市委组织部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组织处处长、副部长、古交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市长等职务。
【访谈背景】7月23、24日,清徐县委常委班子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班子成员分别作对照检查,并进行相互批评。大家在对照检查时,从履职上剖析群众观,从转型上剖析政绩观,从发展上剖析工作观,从用权上剖析权力观,从为官上剖析地位观,做到严、深、细、实,真正从思想深处解决问题。在相互批评时,严格对照“四风”问题,揭短亮丑不留底,动真碰硬不留情,见筋见骨有辣味,激烈交锋触心灵。每位同志在查摆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县委常委班子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后,人大、政府、政协,县直单位和各乡镇、街道的民主生活会也要陆续召开,清徐县将加强领导,严肃认真,确保标准不降低、动作不走样,严格审核对照检查材料,按照“五个剖析”的要求,深挖“四风”问题,达到帮助同志、解决问题的目的。把心思和精力更好地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把活动成果转化为抓改革、促发展的前进动力,努力做好项目建设、产业转型、民生改善、信访维稳等各项工作,把各方面的事情办得更好。
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韩良会说,在把握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方面,他们经过一系列探索形成了施政的理念,更加注意均衡性和可持续性。清徐提出“六个一”来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进步。首先,就是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第二,把改革作为第一动力,比如政府机构的改革,怎么能够和市场经济发展相吻合?现在办事的程序怎么通过“两集中两到位”,或者通过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来推进.第三,是要把稳定作为第一前提,必须时时事事注意化解排查处理各种矛盾,使社会在和谐的气氛中发展,引来更多的项目。第四,把民生作为第一目标.时时刻刻记得老百姓,今年清徐县财政尽管十分的紧张,但他们拿出70%的财力用于解决民生问题。第五,就是把清廉作为第一前提。第六,把团结作为第一力量。
韩良会说,一个干部到一个地方,要记住三句话。第一,发展的机遇不能延误、耽误。必须紧紧地抓在手上。第二个,老百姓的利益只能提高不能降低。第三,社会风气必须有好转,从领导层、中层到民间的风气好了,社会就形成合力了。所以说,“六个一”是他们行政的一种基础。我讲的后边的三个方面就是我对政绩观和发展观诠释的一种方式。
谈到规划,韩良会介绍到,清徐要和山西省整个的发展融入到一起,那么,城镇的规划就要和太原市路网这些基础设施相配套,形成一个可持续的依据或者是基础。第二个方面,就是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提升,从农业方面讲,要建立现代的城市休闲观光农业,提高它的附加值,拉长它的产业链.那么从暖气片方面来说,这几年由于其他一些产业的冲击,生产工艺落后了,今年开春以来,他们进行了全面整治,7个暖气片厂全部推平,请国家级的专家来设计搞规划;还有煤矿,焦化,煤矿,解决综采机采的问题,为了保证安全,他们把淮南的国家级瓦斯监控中心的专家请来,在清徐建立一个研发基地,进行监控,焦化企业通过整合成4个公司;在设备上有大的投入,对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限制淘汰;新兴产业,要大力扶持,像清徐县的阳煤的新化工材料园区,这个投资154亿,现在在建设过程中;其他的比如物流,文化产业,新兴的建材,装备制造等等都能够在园区内进行发展 。
中央提出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作为县委书记,不仅要承担好第一责任,更要当好第一责任人。为此,清徐县委出台相关的实施办法,明确县级领导“一岗双责”,还在全市率先推出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韩良会说,公共交易平台是影响社会对政府机关看法的一个最主要的方面。从去年开始,在推进政务中心进程的同时他们把五个公共交易平台全部放入一个大厅,设立了专家库和一些评估机构,预先有一套信息库,一个项目或者说一项工程、一个款项,他们随时抽取信息进行监督和评估,这样就不会造成人为的一些影响。今年上半年,这几家平台交易金额达13亿,还节约了财政的支出3000多万元。
谈到清徐的两张名片时,韩良会说,清徐素有醋都、葡乡的美称。醋的酿造有3000多年的历史,相传尧帝在清徐生活的时侯,就开始酿醋,它不是酸性的,是弱碱性的一种食品,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在醋厂工作的师傅,据了解没有一个人得癌症,恶性肿瘤,全县醋的产量,年产是50万吨,约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他们讲究醋的生产工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而葡乡相传有两千多年,现在清徐有一千多年的葡萄的树王。葡萄的品种现在有五十多种.耕播种的面积有五万亩。清徐是全国的四大葡萄产地之一.结合乡村旅游,他们建了大规模的葡萄园,还有葡萄庄园、酒厂,使清徐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醋都、葡乡。
韩良会表示,今后要把教育实践活动与清徐“一二三四”发展思路结合起来,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条主线,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两场战役,紧扣产业转型、城乡一体、民生改善三个重点,坚守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信访稳定、清正廉洁四条底线,凝心聚力共谋清徐发展。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