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通稿·国内·社会)(诚信建设制度化)太原街头公布“老赖” 缓解执行难问题(4’49”)
编辑:王竹艾 鲁 胤
审稿:时建国
终审:杨 咏
正文:
【解说】近日,在山西太原闹市街头的大屏上,滚动播放着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包括姓名、照片、身份证号、失信内容等信息,引发社会关注。
太原市迎泽区人民法院介绍,这些被执行人均为有能力但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共涉及7案6人,涉及执行标的额共计312万余元及利息,其中执行标的最高为100万元及利息,最低的13万元及利息。
【同期】太原市迎泽区法院新闻发言人 刘媛媛
户外广告屏曝光以外,太原电视台移动电视频道下设的城市生活频道,在我市公交车上也安放有2722台的移动电视,城市资讯频道在我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等政务、商务楼宇内安放有500台移动电视,这批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将很快在以上3200多台户内、户外的广告屏上予以公布。
【解说】据了解,这并不是太原市迎泽区人民法院第一次在户外大屏上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早在今年3月,首批6名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就在太原闹市区的大屏上被曝光。
【同期】太原市迎泽区法院新闻发言人 刘媛媛
公布了首批6名失信被执行人的姓名、照片、身份证号码、失信内容等信息,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布后的第四日,即有一名被执行人全部履行了法律义务,另一名主动来院协商处理,效果也极为好,今后我们在工作中还要逐步地推广。
【解说】据太原市迎泽区人民法院介绍,执行工作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继续和延展,是兑现群众合法权益的出口,2013年至今年上半年,该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450件,执行标的2.58亿元。
但太原市迎泽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执行难成为困扰他们工作的难题。有些被执行人逃避或规避执行,有的提前把存款、房产转移了,有的办假离婚,有的甚至制造假债权债务关系等。虽然这些失信被执行人都纳入了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但仍有部分被执行人逃避执行。
【同期】太原市迎泽区法院新闻发言人 刘媛媛
这次举措主要目的是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的惩戒,举全社会之力挤压失信被执行人的生存空间,让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一旦失信,寸步难行,从而督促其自动地、主动地履行生效的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树立司法权威。
【解说】据了解,2013年10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公布并实施,《规定》中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并通过该名单库统一向社会公布,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应当包括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姓名,作为被执行人的自然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和被执行人的履行情况以及其它事项内容。
【同期】太原市迎泽区法院研究室主任 周玉旺
为了便于区分同名同姓的人,咱们同时也把他的照片公布上去了,这个也是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的精神。
【解说】有专家认为,除了曝光之外,还要让失信被执行人的经济、社会生活都受到限制。今年年初公布对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包括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等。要让失信者寸步难行,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诚信守法的社会氛围。
【同期】太原市迎泽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 范勇
欢迎大家共同的监督,对失信被执行人,所谓的“老赖”,大家共同地监督,能创造一个更好的,更完善的的社会诚信体系。
新华社记者徐伟太原报道。(完)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