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雾霾天气过后,滨河公园一片碧水蓝天。本报记者 王昕 摄
市民满意:
空气质量优于采暖前
“这个季节,太原有这样的天气真难得。”11月2日,有朋友在微信上感言。这说的是太原在采暖期刚刚开始的时候迎来的艳阳天。
11月1日,省城冬季采暖期首日便迎来一级优的天气,空气质量指数(AQI)日报为46;11月2日,空气质量指数日报为45,同样是一级优天气;11月3日,上午10时,太原市实时空气质量指数(AQI)为85,11时,空气质量指数下降为81,到13时,空气质量指数持续下降到72,处于二级良。
与这两日形成反差的是,10月份省城时断时续的雾霾天气让市民总是生活在重度污染中。
平日里很注重锻炼身体的邻居牛大娘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天气不好都不怎么出来走路了,这两天天气晴朗,出来走走,空气也好,还出来了太阳,照得人身上暖乎乎的,连心情都跟着好起来了。”
为何已进入冬季采暖期,空气质量还如此之好呢?
“天公作美”:
气象条件是主因
太原市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主要是跟气象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就是说“天公作美”。
据该工作人员介绍,1日、2日出现一级优天气,主要是跟前两天刮西北风有关,风力越大,空气中的污染物越容易扩散。
据了解,雾霾天气的形成与气温、湿度、地形、风速有关。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出现饱和。如果水汽多于饱和量,多余的就会凝结出来,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形成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成为雾。气温愈低,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愈少,越容易形成雾霾。
太原市气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太原市海拔比京津冀要高且地形多山,市区与山区昼夜温差较大。“冷空气向低处走,热空气往高处升,空气一流动就形成了风,能起到消减雾霾的作用。
治理到位:
打响空气质量保卫战
太原市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介绍,好天气的形成是多方面的,仅仅有良好的气象条件是不够的,好天气也与太原市治理大气污染的一系列举措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面对前段时间居高不下的空气环境质量指数,加之冬季采暖期即将到来,大量的煤烟污染又对空气质量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太原市早早就开始打响了一场空气质量保卫战。10月9日,太原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应对雾霾天的6项措施,10月20日,太原市政府发布《冬季采暖期大气污染防控行动工作方案》。10月31日是太原市政府规定的关停2014年第一批污染企业的最后期限,记者了解到,30家污染企业全部按期关停;为保证APEC会议期间北京市的空气质量,太原市又决定从11月1日起对焦化、冶金、电力、水泥等污染行业的24家重点工业企业实施停产限产,以此来降低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
不仅如此,今年太原市热力公司扩网2000万平方米,为节能环保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一年内全市取缔分散的燃煤锅炉400台,据测算,全年可节煤79.9万吨,减排烟尘1.54万吨,减排二氧化硫2.59万吨,减排煤灰渣15.8万吨。
太原市环保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短时间内,污染物排放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气象条件对雾霾天气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不过要想太原市经常出现好天气,关键还是要继续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预计未来几天内的空气质量会不如11月1日、2日,但到6日左右,据气象预报又会有风出现,太原的空气质量污染指数将再次走低,迎来好天气。
本报记者 张剑雯
责编 :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