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最新信息最新信息

大国重器,迈上国际舞台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王秀萍 曹克顺 发布时间:2014/11/6 10:51:00

太重55立方米挖掘机海外“闯关”纪实


 

图为太重研发生产的55立方米挖掘机,在智利塞罗克罗拉矿山现场作业。曹克顺 摄

本报记者 王秀萍 通讯员 曹克顺


在全球百余年的矿产机械开采历史中,核心采掘设备一直为发达国家所垄断。如今,这一“势力版图”被彻底改写。


由太重研发生产的55立方米大型矿用挖掘机不仅在海外“闯关”成功,而且在与美国国际同类设备“同台竞技”中丝毫未落下风,最终通过了全球最大资源公司——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BHP)的严格考核。


或许,在外人看来,这只是太重产品的一次攻城略地;然而,在太重人心中,这却是大国重器走向国际舞台的一次成功典范。


心愿:与行业老大“掰手腕”


在世界矿山设备制造领域,美国的P&H公司、比塞洛斯公司声名卓著,两家均有上百年的历史,曾经垄断了当今世界矿山开采的所有大型挖掘设备,也是必和必拓数十年来的座上宾。特别是P&H公司,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与太重合作生产过挖掘机,达成过“大型挖掘机技术转让协议”,可以称得上是太重的半个老师。


而作为装备制造业“共和国长子”的太重,近年来在矿山设备研制领域进步神速。在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上,从2005年起,太重仅用3年多的时间,就依靠自主创新,分别开发成功了20立方米、27立方米、35立方米、55立方米大型矿用挖掘机,并迅速装备到了国内各大矿山,结束了国外产品的长期垄断史。


在为太重制造“摧城拔寨”兴奋的同时,太重人始终保持着一份清醒:国内市场日渐饱和,太重制造更大的舞台在国际市场。


从2008年起,太重就派出专人与必和必拓接洽,商谈55立方米大型矿用挖掘机出口事宜。“一开始,外方对太重及其产品充满了质疑。”太重矿山设备分公司项目负责人杜蓉回忆说。


在经过长达近4年的走访、推介、考察以及多轮谈判后,2012年,必和必拓终于同意其位于智利的全资子公司塞罗克罗拉多矿业公司(CMCC)订购一台太重55立方米挖掘机。然而,面对久盼始至的合同,让太重人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这是一份太重矿山设备制造史上从未有过、国际矿业界也罕见的“试用合同”。合同规定:太重产品试用一年,期满后如果合格,必和必拓可以选择全额付款,也可以选择租赁;如果不合格则退货,且只付一半款项。显然,合同条款十分有利于必和必拓。而此前,客户订购太重的产品,按惯例需要先首付30%的订金。


“说白了,这还是对太重产品的不信任。”面对试验性质的订单,是签还是不签,太重的决策者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决策:在风险中寻求商机


“最大的担心是可能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太重矿山设备分公司党委书记马骏说。


作为世界最大系列挖掘机产品,太重55立方米挖掘机高达23米,相当于八层楼房的高度;其标准斗容量为55立方米,单斗物料重量最多达120吨;自身总重量达1800吨,需要35节火车皮同时装运才能运走。一个成年人站在机器前,就好像袖珍人一般渺小。这样一台“巨无霸”在研制出来后,从太重厂区运到相隔万里之遥的智利,并运行一年之久,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整个总包合同的金额高达上亿元。


届时,太重产品是否适应当地恶劣的工况条件、海外售后服务能否满足要求、和外方打交道时能否克服语言障碍……也许一个小小的纰漏就可能导致合同的功亏一篑。太重的决策者们一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尽管风险巨大,但太重人并没有被风险压垮,而是更多地看到了风险背后蕴藏的巨大机遇。2006年启动的“创建世界太重”的国际化进程,而今走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必和必拓是国际矿业界的旗帜性公司,如果能采用太重产品,将产生显著的示范效应,为太重代表的中国重型装备在海外市场打开广阔的空间。


更重要的是,太重人对自己的产品充满了信心。马骏介绍,当时太重已先后生产出7台55立方米挖掘机,技术日臻成熟,设备运行良好,其中在平朔露天煤矿的两台产品,单台单月产量超过了国外同类设备,代表挖掘机主要性能指标的可动率甚至达到了99%,可靠性和工作效率已经达到了国外先进水平,而价格却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四分之三。


俗话说:手里有金刚钻,才敢去揽瓷器活。2012年3月,在逐项评估风险后,太重正式与必和必拓签订首台套试验性产品的订单,中国制造的整台套矿山设备首次敲开了国际矿业巨头的大门。


考核:同台竞技未落下风


签约只是通过“资格赛”考试,真正的考验才是刚刚开始。


首先是备料生产。塞罗克罗拉多矿业公司矿山以开采铜为主,地处沙漠之中。太重55立方米挖掘机必须按照能满足当地矿山实际工况条件的参数数据进行研制;其次是安装调试,为了保证设备顺利交付客户使用,从2012年8月起,太重先后派出了13名专业技术人员飞赴智利开展技术指导。


由于当地矿山海拔近3000米,日照强烈,有的太重工友出现皮肤掉皮现象,全身肿疼,临时聘来的翻译因为受不了矿山的清苦,没干几天就跑了……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太重技术工人咬牙坚持,至2013年1月,终于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太重55立方米挖掘机正式上岗考核。


在塞罗克罗拉多矿业公司矿山采掘现场,是美国大型挖掘机的天下,仅P&H公司、比塞洛斯公司的同类产品就有好几台,中国同类产品只有太重55立方米挖掘机一台。至2014年6月,在一年多的试用期内,太重55立方米挖掘机与美国同类产品比了个势均力敌、不分伯仲;凭借最高可动率达90%以上,可靠性和工作效率等关键性能指标完全达标以及更高的性价比,通过了必和必拓验收。至此,必和必拓也履约将合同全款打入了太重账户。


“这意味着太重大型挖掘机获得了全球采矿业市场的‘通行证’,太重也正式迈入国际矿山设备制造高级俱乐部的行列,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马骏表示,目前,太重签约必和必拓的效应开始显现,国际矿业四巨头之一的英美资源集团已经从太重购买了一台同类产品并且运行良好,多家知名国外矿业公司争相访问太重,洽谈大型挖掘机的订购事宜。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