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网络媒体网络媒体

太原模式:让乡村医生工作无忧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褚艳 发布时间:2014/12/19 9:12:38

“通知一下来,我第二天就交了钱,上了医疗责任险,心里踏实了许多,今后可以放开手脚给百姓看病服务了。”12月11日,太原市万柏林区王封乡王封村的村医张秀珍对记者说,她从事乡村医生工作18年了,从来没有像这两年这样幸福,收入提高了一倍多,工作可以放手去做了,老了还有退养金,现在的她干劲十足。


村医是农民健康的“守护者”,随着原有的乡村医生日趋老龄化,新生力量因待遇差、没保障、条件艰苦等原因不愿到村卫生室工作,使基层乡村医生队伍后继乏人,困扰着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这在全国是一个共性问题。


太原市用两年多的时间,在全省率先出台了乡村医生退养机制、“村来村去”培养人才、村卫生室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等一系列政策,解决了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进一步巩固了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底”,也为各地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趟出了路子。


退养机制,让村医老有所养


2013年,太原市在岗并有行医资质的乡村医生有1622人,其中年满60周岁、从事乡村医生工作25年以上的有469人,年龄最大的一位81岁,有60多年行医经历的村医仍然在岗行医,而30岁以下的村医仅占村医总人数的7%。


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太原市出台了村医退出补助政策,为符合退出的村医发放退出补助金。杏花岭区小返乡李家山村村医常占贵从村医的岗位退下来时,领取到了9600元的退养金。常占贵激动地说:“干了一辈子,从来没想到还会拿上养老补助,这心里真的很温暖。”


太原市规定:年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具有乡村医生以上资质、依法注册在村卫生室且累计从事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满25年(女性满20年)以上的在岗乡村医生,原则上退出乡村医生岗位。对符合上述条件办理退出手续的乡村医生,除享受农村养老保险外,按市、县两级财政各50%的比例,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一半的退养金。


到2013年底,全市已有368名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退出,市、县两级财政共补助267.312万元。


为激发村医的从医和学习热情,太原市不断完善多项补助政策。对具有乡村医生资格的,每人每月补助不低于800元;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每人每月补助不低于1200元;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每人每月补助不低于1800元。


就村卫生室而言,不仅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40%拨付到位,而且可按照服务人口年人均5元的标准,对其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减少的收入给予补助。每年还有不低于1000元的专项补助,用于村卫生室水、电、暖和信息网络的正常运行。


“太原市的村医进退流转模式,好就好在它不是解决了一个问题,而是一点切入,解决了制约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发展的‘一揽子’问题。”太原市副市长王爱琴在接受采访时说。


医疗责任险,让村医放心行医


有了补助,有的村医还是不敢看病。


“现在的医患关系那么紧张,我们也怕发生意外事故,惹上医疗纠纷,赔不起啊。”张秀珍说,不少村医能不输液就不输液,能不打针就不打针,尽量减少可能带来的风险,导致村民有个小病小痛也要跑到乡镇卫生院或是县医院,增加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为了让村医安心工作,太原市在全省率先建立村卫生室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引入第三方机构——保险公司,为村卫生室投医疗责任保险。


每一个村卫生室,由市、县两级财政各负担50%,投了价值1000元的医疗责任保险。一旦发生医疗纠纷,保险公司可为每个卫生室每年承担25万元的保险保障,所产生的律师费、诉讼费等法律费用均由保险公司在约定限额内支付。医生个人保费每人每年缴费75元,由村医本人负担。保险公司承担因医疗纠纷致村医人身伤害的经济赔偿责任,每人每年10万元。


“我们这里有36个农村卫生室,村医作为农民,从来没有想过有退养金,更想不到还有保险。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基本上每个村医都上了保险。万一发生意外,患者能及时获得赔付,我们的赔偿也轻,能放心地给村民看病,村民也不用再跑远路去大医院了。”西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彩萍说。


“村来村去”,定向培养新生力量


太原市的乡村医生中,50岁以上的占到四成半,随着一批批老人的陆续退养,必须有新人接力。如何让村医队伍后继有人?


太原市提出了“村来村去”乡村医生培养计划:由财政负担学费,从本地选派初、高中毕业生到太原市卫生学校进行为期三年的全日制脱产中专学历教育,并给予每个学生每年1500元的助学金补贴。学习期满成绩合格后回所在村卫生室工作,服务时间不少于5年。


同时,太原市还建立了大学生村医引入机制,公开招录大专以上医学大学生补充村医队伍。太原市对大学生村医岗位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不低于1500元,并参照大学生村官待遇标准(每年2.6万元),由市、县、乡按比例解决,以此鼓励大学生到村卫生室工作。


太原市卫生局局长郝宝清说:“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经过几年的努力,太原市的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会有很多新鲜血液输入到这个行业中,更好地为农民朋友服务。”


太原市在乡村医生引进、补偿、养老和防范执业风险等重点和难点问题取得重大突破,解决了制约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发展的“一揽子”问题,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今年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司长杨青带队赴太原,调研乡村医生队伍进退流转机制建设情况。杨司长认为,太原市的有益探索,切实可行,既实用管用,又具有较强操作性,符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医改总体目标要求的具体实践。村医流转太原模式在被认可的同时,正在成为“范本”被全国一些兄弟城市借鉴。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