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最新信息最新信息

著名山水画家周觉钧作品首次在太原展出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作者:赵芳 发布时间:2015/6/15 9:15:00


周觉钧作品册页展示。


人民网太原6月14日电(赵芳)今日,著名山水画家周觉钧从艺七十周年画展在太原展出。文化部、文促会、山西省文化厅领导及相关专家出席,并对周觉钧先生的七十年的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据悉,本次画展共展出作品120余幅,也是周觉钧先生作品首次在山西展出。

周觉钧作为首位入选“丹青巨匠·百年文化工程”的艺术家,无论是在美术创作上,还是美术理论上都取得斐然的成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神奇出天然,不老常青树”。年近九旬的周觉钧,七十载艺术生涯,他的艺术造诣和成就,社会各界有着客观的定论,对他也有着极高的评价。

著名艺术评论家、美学大家郭因高度肯定了周觉钧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说他是“解放后新中国第一代画家,而且是有成就的画家。在安徽的画家里是一流的,在安徽的美术史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细腻、清逸秀雅,用笔、用墨、用线都推敲、琢磨,认真、细致,做到了意到笔到。”

故宫博物院书画研究员,央视鉴宝专家单国强先生欣赏周觉钧的画作之后说:“耄耋之年的周觉钧先生,深受黄宾虹、潘天寿、郑午昌等国画大师的艺术影响,其画风近于传统,但又不受古法束缚,有着鲜明的个性和艺术风格。其画作有石涛之灵,梅清之影,渐江之质、宾虹之格、天寿之态,实为当今艺术精品。”

央视鉴宝专家蔡国声对周觉钧的艺术成就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周觉钧先生从艺七十载,功力深厚,人画俱老。他‘不求闻达’,自甘寂寞,隐于书画,借傲世之奇松,峥嵘之怪石,缥渺之云海,奔流之山泉,擎天之峰峦,散淡之高士,娟秀之仕女,抒发情怀。画作笔墨简练、构图秀丽、风格高古、旨意宏达,独树一帜。”

周觉钧,1927年生,湖南宁乡人。著名山水画家,兼擅工笔人物花鸟,原华东美协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46年考入杭州国立艺专,跟随潘天寿、林风眠、黄宾虹、郑午昌、赵无极等中国现当代顶级艺术大师学习了5年之久。在诸位大师身边,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为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和理论基础。1952年,年仅25岁的周觉钧先生便与李可染、叶浅予、力群、古元等大师同获全国年画展奖金,在当时画坛初露锋芒。1954年,27岁的周觉钧与刘开渠、丰子恺、林风眠等29人同被选为华东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这更是美术界对周觉钧艺术成就和贡献的肯定。1957年,周觉钧经中央美院院长江丰引荐,拜师于非闇先生,学习重彩花鸟,他的绘画技艺更为全面。1957-1979年,被打为“右派”,在此期间,他仍不放弃绘画创作。如没有这“无妄之灾”,周觉钧先生肯定会取得更高的艺术成就。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周觉钧先生的作品正处于价值洼地,等待有眼光的收藏者挖掘。平反后,1981年1月,他被推选为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评奖委员会委员,与江丰、王朝闻、古元、叶浅予、吴作人、吴冠中、李可染、黄永玉等一同见证了中国美术发展的新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主攻山水画创作,四上九华、七上黄山,及全国各地写生创作,成为最早描绘张家界的国画家之一。随着他的艺术影响力越来越大,1991年、1996年,周觉钧先生应邀在日本举办个人国画展览和书画讲座,2006年又分别在安徽合肥、浙江杭州举办“周觉钧从艺六十周年作品展”,备受关注,好评。

周觉钧先生年近九旬,如此高龄的国画大家在我国书画界也是屈指可数的,可以称之为“国宝”。但由于身体和年龄原因,他深居简出,很少参与社会活动,从而导致他的艺术成就不能被全面展示和了解。因此,通过“丹青巨匠?百年文化工程”,让更多的人了解周觉钧等老一辈的艺术成就,艺术贡献,这也是该项目文化工程的主旨所在。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