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最新信息最新信息

太原 文化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王秀萍 王波 发布时间:2015/9/8 9:54:00


本报太原9月7日讯(记者 王秀萍 王波)发展文化产业,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太原市作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桥头堡和排头兵,以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为依托,积极引领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使之跃升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全市文化产业总体实力和发展指数名列全省前列。


太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底蕴蕴藏着无穷的开发潜力。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太原市文化产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资源禀赋有序开发,二是业态结构多样发展,三是文化精品层出不穷。”太原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孟德东说。


资源禀赋有序开发。近年来,太原市积极挖掘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旅游,取得良好效果。通过整治晋祠风景名胜区,修复蒙山大佛景区,开发青龙古镇,建成中华傅山园,形成古祠、古镇、古园林的历史文化景观;通过做好五大历史文化街区、五大历史风貌区和晋阳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及古太原县城等保护开发建设工程,使得历史遗存焕发生机。


业态结构多样发展。经过多年发展,太原市形成了文艺演出业、文化娱乐业、广播电视业、音像制品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印刷复制业、文化创意业、动漫游戏业、工艺美术业、文化旅游业、文化会展业等十五大门类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新格局。以太原高新区为例,区内聚集各类文化科技类企业326家(其中动漫企业占到全省约90%,国家级动漫企业9家),从业人员达4万余人,2014年实现产值近100亿元,发展成为产业链条相对完整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山西动漫游戏产业发展基地。太报传媒印务园区被中国包装联合会确定为“中国创意设计包装产业园(山西)”,成为我省印刷包装行业荣获的第一块“国字号”招牌。同时,涌现出臣功印刷、新金鼎、唐是设计、舶奥动画、特玛茹电子科技、华翰文化等一批有规模或有特色的民营文化企业。


文化精品层出不穷。近年来,太原市文艺院团活力迸发,推出了晋剧《傅山进京》、《龙兴晋阳》、《上马街》、《拔剑长歌》,话剧《疯狂的疯狂》、《饭局》、《谍杀》,音乐剧《十年》、舞剧《千手观音》、《雁丘词》,综艺旅游晚会《唱享山西》,歌舞杂技剧《我们年轻,我们去追梦》等一批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艺术精品力作,制作出《太原五千年》、《龙城八叙》、《名城太原》、《太原抗战》等文化底蕴深厚、地域特色浓郁的历史文化纪录片和动画片,并荣获了多项国家、国际大奖。此外,会展业风生水起,引人瞩目。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晋商大会、第六届中博会、第十七届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特色农博会、太原汽车博览会、中国太原(清徐)国际醋文化节等大型展会。新落成的太原美术馆还成功承办了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作品展等100多个展览,为提升太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责编: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