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最新信息最新信息

“不能让白大褂上有污点!”--太原一医院坚持18年拒收红包

来源:新华网 作者:王井怀 发布时间:2015/9/16 9:10:00



264医院:百万元红包进患者住院费


新华社照片,太原,2015年9月13日     解放军第二六四医院烧伤科从1997年至今的6本退红包统计登记簿(拼版照片,9月11日摄)。


在解放军第二六四医院烧伤科,有6本特殊的“退红包统计登记簿”,里面写得密密麻麻的3000多条信息,记录着患者姓名、红包金额、医生姓名、收红包时间、交住院押金等详细内容。从1997年至今,烧伤科将患者送的100多万元红包全部充进了患者的住院费里。面对病人的红包,实在推辞不掉的先暂时收下,然后交到财务充进患者住院费里,这是烧伤科不成文的规定。1997年的一天,一位全身大面积烧伤的病人送到医院烧伤科,需要立即进行手术。进手术室前,病人家属给医生冯晋斌硬塞了500元钱,因着急抢救病人,为了让家属心安,无奈之下先放进口袋。手术后,病人进入正常治疗环节,冯晋斌便将500元钱充进了患者的住院费里。事后,科室职工一起商量,觉得是个好办法,直接拒收有时会让病人不安,红包充进患者的住院费,医生再也不用为红包而烦恼。从此,难以谢绝的红包充进住院费的做法便在科室推广开来。据了解,2013年全院红包充进患者住院费金额达33.01万元,2014年33.7万元,2015年上半年9万多元。 “医务人员拒收红包本来就是应该的,是普遍的行为准则。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医生尽心尽力为患者服务,并不是红包起到什么作用。” 烧伤科主任冯晋斌说:“对于医务人员来说,把病人治好,让他健康地走出医院,才是我们最高兴的事情。”     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新华网太原9月14日电 题:“不能让白大褂上有污点!”---太原一医院坚持18年拒收红包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王井怀

医生收红包是改进医德医风的一块绊脚石。然而,在太原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四医院,有这么一批医生,用18年的坚守,退收红包超过百万元。近日,记者走访该医院,医务工作者表示,这是大家都该坚持的医德底线,“不能让白大褂上有污点”。

6个笔记本 3700余条良心记录

在太原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四医院烧伤科,记者看到6个大小不一、新旧不同的笔记本。第一本只有32开大小,泛黄的封面已经破损。翻开快要掉下来的封面,记者看到1997年1月21日的一则简短记录:“霍旅政退还病人300元红包,在周五会议提出表扬。”

“这是退还病人红包的第一条记录”,烧伤科副主任朱国强介绍说,“医院政治处的工作人员做过粗略统计,从那时到今年9月初,这样的记录共有3700多条,总金额超过百万元。”

记者翻阅这6本“红包冲抵住院费用登记簿”发现,在上世纪90年代,红包金额多是两三百元,到近几年以单笔两三千元的居多,甚至有5000元的记录。而登记簿的内容也从最初的一句话简单记录,细化到现在写明患者姓名、红包金额、医生姓名、收红包时间、交住院押金、单据号等详细情况的整齐表格。

“十几年里我们在不断摸索,主要是为了方便核对和内部管理。”长期负责管理登记簿的烧伤科护士长付丽说。

超百万的红包是怎么退的?付丽介绍说,病人一般在住院头几天给主治医生送红包。为稳定病人情绪,医生暂且收下红包并到护士长处登记详细信息。然后,由护士去财务部门把红包的钱转为病人的住院押金。“这是瞒着患者的,等病人出院时在‘红包冲抵住院费用登记簿’上签字后,再拿着押金条抵消住院费。”付丽说。

18年坚持 从一科室推广到整个医院

“医生不收红包,有些病人便错以为嫌少。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医生没时间跟病人家属解释,只能采取这种折中的办法,先收下,再冲抵住院费。”红包冲抵住院费用的发起人、烧伤科主任冯晋斌对记者说。

冯晋斌回忆说,在1997年的一天,一位全身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被送到烧伤科,情况紧急需要立即手术。进手术室前,病人家属给冯晋斌硬塞了500元钱。为了节约时间和让家属心安,他暂且把钱放进口袋。手术后病人进入正常治疗环节,冯晋斌便将500元钱充进了患者的住院费。事后,科室职工一商量,觉得是个好办法。从此,难以谢绝的红包充进住院费的做法便在该科室坚持下来。

“能坚持下来,主要是因为烧伤科一直有不收红包的气氛。”冯晋斌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的烧伤科老领导便以身作则,“登记簿只不过把这种习惯具体化了。”冯晋斌接棒后,更是把退红包的制度细化、固定化。“有领导带头,下面的人就不敢太过分,气氛慢慢养成了。”

付丽说,医院的回访制度也起到监督作用。“医院在病人出院后,会回访住院期间的情况,是否有医生收红包几乎是必问的事项。这客观上约束了医生的行为。”

自2013年开始,红包冲抵住院费用登记制度开始从烧伤科推广到整个医院。医院政治处主任芦大伟介绍说,2013年全院红包充进患者住院费金额达33.01万元,2014年是33.7万元。

“不能让白大褂上有污点!”

“医务人员拒收红包是份内的事,对于医生来说,把病人治好,让他健康地走出医院,才是最高兴的事情。”烧伤科主任冯晋斌说,“医者父母心,我们理解患者用送红包的形式,表达渴望得到全力救助的心情,但医生收了红包就打破医德底线。不能让白大褂上有污点啊!”

经过多年坚持,医院的正能量不断汇聚。记者在医院遇到一位拒收红包的实习生,这名实习生坦然告诉记者:“进修不仅要学习医术,也要提升医德,带教老师为人师表,我们当学生的更要积极向好。”

在医院病房,记者看到正陪老伴住院的太原市民张爱玲。这位50多岁的妇女一谈到烧伤科的医生护士便赞不绝口。“第一次来这家医院时给大夫悄悄塞了几百块钱,没想到人家给垫了住院费了。这次来住院,我就没想送红包的事,这里的大夫心好。”

“决不能因为蝇头小利被人戳脊梁骨。我们不收红包,站得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四医院院长房树志对记者说,“红包冲抵住院费登记簿变薄了,收到的锦旗、感谢信却多了;退的红包总金额降低了,患者对医院满意度却高了。”

从数据上看,2015年上半年全院累计退红包9万多元,与2014年同期相比降低了32%。“这说明红包在减少,医患之间的信任在重建。”房树志说。(完)

责编: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