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网络媒体网络媒体

山西太原一社区举办“民族团结和谐饺子宴“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作者:王建 发布时间:2015/12/23 9:09:49



人民网太原12月22日电(王建)深冬的太原,凛冽的北风。冬至来临,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民族宗教事务局与庙前街道办事处南海街二社区共同举办了一场温馨雅致、其乐融融的“民族团结和谐饺子宴”,活动中邀请了社区内汉、回、满、蒙各族居民代表及社区孤寡独居老人等。参加饺子宴活动的各族居民不分彼此,真诚相见,或攀谈或帮忙,“迎泽爱音乐团”在活动中的献艺更让气氛其乐融融。实实在在的工作成为了基层民族工作的最真实的成绩单,热气腾腾的饺子体现了彼此温情暖暖的真心。


太原市南海街二社区是全市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区域,促进民族团结是该社区工作重点。在多年努力下赢得了“山西省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与“迎泽区少数民族服务于管理网格示范社区”的荣誉称号。


新闻多一点: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子”或“扁食”。这种扁食不同于饺子。

责编:赵薇